近期活动报名
CPI知识课堂 | 如何有效判断一个人的底层储备
在职场合作中,我们常被精心维护的"人设"所迷惑——光鲜的履历、得体的谈吐、精致的社交形象。真正决定长期适配度的,却是那些未经修饰的底层储备。

要看清真实的适配度,需像地质学家勘探矿脉般,透过表象探寻其精神底层,这些沉淀在冰山以下的"地质层",才是预测关系走向的可靠坐标。唯有剥离面具下的表演性,才能用理性之光照见对方前半生留下的生命印记。

本期,我们从著名心理科普作家姜振宇博士的新书《识人九段》中精选部分内容,围绕三个关键问题来说明我们如何有效判断出一个人的底层储备。以下敬请enjoy:

| 全文共计3853字,预计3-4分钟 |
 

CPI知识课堂 | 如何有效判断一个人的底层储备
1
问题一:曾经获得的最佳战绩是什么?

 
一个人拥有再丰富的履历、再高级的头衔、再精致的个人材料,也会在此问题下褪去伪装。

人的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不可延续、不可复制。

值得投入时间、投入心思和各种努力的事情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事。在其所认为重要的事情中所积累的认知和技能,就是一个人最客观的底层储备。

对方在见到你之前的几十年时间里可能干了上百件事,无须逐一问遍,但最佳战绩那件事必然是他花了最多时间和最多心思的事情。

有的人可能会在这个问题上做假,但不会有人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所以对方应该会做积极回答。如果回答做假,我们可以用很多方法去验证真伪,这对于回答者来说做假的风险很大。如果他回答的内容经过核验为真,就可以评估得出三方面重要的信息:

1. 他的最佳战绩(成就)在同行内水平如何?

如果一个大厂高管的最佳战绩是开发过某款手机端软件,那么这个软件的技术水平、下载量、日活用户、用户增量、口碑等等,就可以作为客观指标来被具体评估,这是评估一个人底层储备的有力抓手。

同理,一个军人打过什么仗,一个教授讲过什么课,一个商人做过什么项目、挣了多少钱等等,都是他们底层储备的最有力依据。

要特别注意的是,所有的对比要在同行业内进行水平判断,正如一个高中生考上了清北、复、交,可以肯定他在高中知识的储备程度上要远超考上二本院校的学生。

倘若一个工作十年的职场人还认为自己当年考上清华是人生最佳战绩,而非十年来工作业绩的某一项,则说明他在工作中没什么像样的储备,因为他的对比群体不应该是高考生。

2. 他的具体角色和效能如何?

有些人很滑头,在回答最佳战绩的时候,挑好听的、伟大的成就来回答,这就好像一个散户股民说“我的最佳战绩是投资了英伟达公司”一样好笑。

所以,如果他回答的成就很大,那就必须追问细节——“你具体负责什么?做了什么?"

越是伟大的项目,参与的人越多。

以战争为例来解释。军队的司令员所指挥的战斗胜利,凭借的是成千上万战士的舍命拼搏。大家都参加过这场大胜仗,功劳不能是一个人的,所以他在大胜仗里具体负责什么、完成得怎么样、成本用了多少,都需要细细问一问。

一个产品卖爆了原因有很多。选品质优价廉符合需求,这是供应链管理的功劳;促销表达感染力强,这是销售员的功劳;互联网用户有效触达多,这是技术人员的功劳。“您在那次单日销售过千万的战果里,主要负责哪些工作?”问细一点儿没问题,骄傲的人是愿意说的,因为他付出过、有成就感,这个成果他愿意讲细一点儿。

如果进行深度调研发现,当时那一整个月因为平台大促,每天的销售都是 3000万左右,只有那一天是1000万出头,是相对弱的一天,而对方的回答虽然是真的,但你会怎么看待这个“单日销售过千万”的最佳战绩?完成度是很重要的细节,无论是以任务分工的职责为依据,还是通过横向比较同期、同类战绩,都可以确定对方引以为傲的最佳战绩完成度如何。

完成这么好的战绩,用了多少成本?有的人只提前复习一天考90分,有的人辛苦努力学一学期考90分,他们的最佳成绩都是这门课90分,但成本差别很大,背后的原因就会差别很大。3天时间战斗结束消灭敌军5000人,自身伤亡不到1000人,这就是很厉害的战斗成果;同样是消灭敌军 5000人,为期一个月,自身伤亡10000人,消耗弹药资材无数,动用和牵扯的支援部队更是人闲马乏,仗是打赢了,战果听起来也很威风,但成本巨大、人不敷出,显然就不如前者厉害。

时间、人力、财力,打一个漂亮胜仗之后,负责任的将军一定会算算成本这笔账的,因为这是一种责任感和自我要求。只有不负责的贪慕虚荣者,才会一边说成绩,一边不肯想或者不会想成本问题。

3. 实现这个最佳战绩必要的认知和技能有哪些?

最后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是水到渠成可知的。提问者注意提问的方式要多样化和灵活化,这样可以避免对方背词作弊,谈过上述两个问题,自然会知道对方头脑中实际储备了些什么。

我们要高度关注一个人头脑中的底层储备,因为那些认知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才是我们最需要了解的。最佳战绩问得够细,才能最大程度知晓一个人的真实水平。
CPI知识课堂 | 如何有效判断一个人的底层储备
2
问题二:
在实现最佳战绩过程中,
克股过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搞清楚最佳战绩之后,下一个问题就是在实现最佳战绩的过程中克服过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让对方讲自己曾经克服的最大困难,可以穿透问题获得两组有效信息。

第一,真的打过硬仗的人是很愿意分析自己遇到和克服过的困难的
因为他克服了,头疼过、付出过、努力过、收获过,他曾经有段时光把所有心智、兴奋和期待高度集中在那里。克服困难的本质不是受伤害的过程,而是接受训练的过程——困难越大成长越快。如果一个人真的克服过一个他认为了不起的困难,内心台词大概率是这样的:“怎么样!这么大的苦难,老子给搞下来了!”

最大的困难虽然让人焦虑和疲劳,但更深刻一层的本质是——那件事让他高度兴奋。如果一个商人跟你说他克服过的最大困难是同时追了三个女生都成功了,你敢跟他做生意吗?善于打仗的人对打仗是真的有自信和有追求的。

第二,判断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只需要看他对手的水平。

如果一个人说,“我之前最艰难的对手是泰森”,那么哪怕他在拳台上第一回合就被KO了,也可以知道他的拳击水平是高段位的。如果一个人说,“我之前最艰难的对手是姜振宇(本书作者),打他很难,经过五回合的鏖战才获得胜利”,那么无论他描绘得多精彩,拳击水平也非常不堪。

继续以拳击为例的话,细问最大困难还能解决另一个关于最佳战绩的盲点:“金腰带选手”很多,发金腰带的组织机构也多如牛毛,怎么判断一个金腰带选手水平如何?

其实很简单,看他金腰带是打谁得来的。既然金腰带是他的最佳战绩,那么金腰带比赛击败的对手就是他的最大困难。

一个关于困难的问题问出去,两个富含有效信息的结果得出来:一是这个困难属于什么档次;二是他是如何跟这个困难角力的,取得了何种习得性自信,获得了什么样的成长,他头脑中感兴趣的是什么,储备能用于解决什么问题。这就是他真实的底层储备。

需要注意的是,最佳战绩和最大困难二者需要有关联性。

如果他说,“我的最佳战绩是做了一家公司上市,我克服的最大困难是和我媳妇离婚了”,那么要注意,除非离婚的事情是左右上市的关键因素,否则这个回答是无效的。现实中也的确有很多人用这种看起来像是开玩笑的方式绕开话题、避而不答,但我们要做到心里有数。

当然,像曾经克服过的最大困难这种问题,贸然地提问可能也不会有什么收获。但是如果你们确定需要合作,或者关系已经达到可以深人交流的程度,而对方不愿意回答,或者推说没遇到过什么困难那各位要小心,不说的背后很有可能是虚妄。

CPI知识课堂 | 如何有效判断一个人的底层储备
 
 
 
 
 
3
问题三:当前有什么遗憾和不足

 
这个问题能反映对方当前的思考和未来的发展空间。

能找到遗憾和不足是思维开放度高的典型特征,一个人能复盘最佳战绩、最大困难以及遗憾和不足,把经验教训和思考得出的新思路、新方法用在接下来的事情里,就能大概率提升未来解决问题的整体水平。

最关键的是,遗憾和不足是一组独立存在的信息,既包括主观总结,也包括客观依据,是基于事实的思考结果。

它与成就和困难不同,又与之存在必然且明显的逻辑关联,既可以校验前面两项关键信息的真伪,又可以显示对方的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

其次,一个人经历困难取得战绩之后所总结出来的遗憾和不足,理应比前两者更高级、更精准一些,用在新的事务上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也许下一次的突破就来自这一次的遗憾和不足。因此,这组独立信息的水平高低可以代表未来可能取得的进步和提升水平。

根据研究结论,人类努力、学习、进步的最佳节奏是,以100%的实力去努力实现 105%的目标。这样的进步节奏会让人感到快乐:首先不会因为难度太大而感受到焦虑和内耗;其次更容易取得成功、获得成就感和信心,不容易陷人挫败和沮丧;再次根据复利效应,稳定按照105%的进步速度来迭代的话,15次之后就可以接近原来的两倍水平,即1.05¹⁵=2.08。因此,真正优秀的人一定不会止步于100%的现状,只要有机会,就会去努力摸高到105%。

所以,厉害的人一定会愿意讲遗憾和不足是什么,不羞、不掩,很愿意跟懂的人分享。这就是那些人自强不息的动力和快乐来源,是他们不断选代和优化自己的底层欲望。

当然,我们不可能仅仅通过问答就获得这三个关键信息,因为“训练有素”的人回答起来可以把内容组织得很好。我们要结合更客观的方法来获得答案:调查、谈话和相处。

如果和对方还不熟,那么浅层接触很难聊出真相,这就需要进行专业的背景调查和尽职调查,依靠专业的方式或机构来完成信息搜集与分析(▼CPI测评精准识人)。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数据客观、详细,缺点是很难搜集到遗憾和不足,也会错过很多当事人的主观感受。

如果已经和对方建立了信任和理解,那么还需要通过谈话的方式来补充更多宝贵信息。有共处的机会更好,就可以在具体的任务过程中进行观察和总结。

当最佳战绩、最大困难与遗憾和不足这三件事都搞清楚之后,我们就可以把对方的底层储备摸清楚了。

一个人的底层储备,就是他当前的核心发动机。

 
CPI知识课堂 | 如何有效判断一个人的底层储备
姜振宇 著,研究出版社 
 
 -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种工具 -
 
人才招募和配置中,能快速识别“人”的个性

组织人才盘点中,能高效提升盘点质量

人才培养发展中,能有针对性地提升自我认知

团队诊断建设中,优势互补,发挥合力

职业发展评估中,能全面了解内在特质和动机

 






 了解「CPI全面个性测评」
CPI类似个性特征领域的“元素周期表”,从“思维、人际和意志”三个方面,全面评估对工作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39项个性因素,精确了解人才的内在特点。让你看人的眼光,从放大镜直接跃升到显微镜,建立全面识人的框架。
 
业务联系和商务合作:Ivana 18918323203(同微信)
 
 - 点击下方关键词,看更多主题内容 -
 
全面个性测评介绍企业做测评领导者做个性测评乐观性灵活性性格决定命运的真相成长TOP模型要素职场人三层模型人的底层因子与自我认知印象偏差与光环效应个性组合3CPI基本理论CPI理论基础个性组合2企业家典型个性特质冰山模型个性组合1女高管VS男高管民企高管画像人才盘点人能力发展矛盾测评是领导力发展抓手领导力潜质“1+4”潜力模型 | 学习敏锐度“人”的四大基本矛盾| 去自我中心 |领导力觉醒 |优势互补高潜识别| 发挥长处| 女性领导者 销售能力 轻松稳定忧虑 | 灵活创新好奇理论性、分析性、批判性关怀性、信任性、敏感性活跃性、自在性与乐群性职业转型 影响性、支配性与民主性 | 勇气性、抱负性、规则性| 好胜性、精力性、责任性 预测行为| 人才盘点 | 测评类别 思维与规划  |乐观者更能赢 | 女性领导力密码 |特质测评VS类型测评| CPI最新介绍大型企业人才评价中心构建 |人才梯队建设 | 胜任力 |人才数字画像 |测评工具价值   | 发展人的逻辑上 | 发展人的逻辑下 用人以长
 
上一篇:北美出海游学团 | DTC品牌全球化破局
下一篇:直播预告 | HR高阶业务诊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