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洞见
永恒力中国总经理:高潜力员工从来不是螺丝钉
| 前  言 |

-HR若要扩大影响力,就一定要学会去“卖”,要善于推销。
-企业文化的转型,是一个“煲汤”的过程,很慢,既需要阶段煎,也需要长期熬。
- 高潜力员工从来就不是螺丝钉。
- 真正管理要做的决策,就是平衡不同部门的不同意见。
- 和别人不一样,我不太喜欢加入一家号称已很成功的企业。相反,我更加喜欢跳进深坑。坑越大,种的树才越大,长得才越茂盛。

以上犀利精彩的观点,来自永恒力中国区总经理白大平的分享。


| 全文共计3846字,预计5-6分钟 |


Part1
德国“隐形冠军”永恒力
与中国区总经理白大平
永恒力在欧洲市场已然是“隐形冠军”,然而在中国市场上,永恒力面对的挑战还不少。

“我们在外资企业和专业客户群中,知名度很高。但在中国,在同样具备广阔市场潜力的国企和民企客户群中,我们依然是名不见经传。永恒力在中国市场的位置大概是在前十名左右,但是在全球最大单一国家市场中,做前十名不是我的梦想。”

在中国的知名度还有待提高,这是永恒力当前的现状。

白大平常常和同事开玩笑:永恒力在中国一定要做到前五名。因为每次行业会议到最后,有个合影环节,行业前五名的企业管理者都会坐在中间,而白大平通常只能落寞地站在角落。

“我说希望能坐在中间,这当然是个玩笑,在中国市场上进入前五名,意味着才能真正在中国对物流行业产生影响,我们优势的产品与先进的服务理念,才能真正地传递给客户。”

2016年底,白大平升任永恒力中国区总经理,最初加入永恒力时他是商务总监,但他并不觉得工作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内心对自己的职责从来不设边界,我永远是一个多管闲事的人”,他自加入永恒力开始,就一直关注关心,并推动着公司的业务和文化转型。

成为中国区总经理后,白大平更是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思考如何为永恒力讲好中国故事、定好中国战略、提炼中国模式。但这对于白大平来说,更多是享受,因为他本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

“和别人不一样,我不太喜欢加入一家号称已经很成功的企业。相反,我更加喜欢跳进深坑。坑越大,种的树才越大,长得才越茂盛。我更关注企业的发展潜力。加入一家企业之前,我会做很长时间的研究,然后跟企业的核心决策层深度沟通,了解企业的挑战和机遇。我不是一个旁观者,我虽然擅长挑刺,但我更希望能够利用我的激情和能力来解决问题。”



Part2
“螺蛳壳里做道场”
引领文化变革和转型
永恒力能够吸引白大平,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它文化中的“激情”。

“在很多人眼中,德国企业是德国社会中的严谨、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的缩影,你很难把德国企业和激情联系在一起。激情、企业家精神,这两个核心的价值观一开始就吸引我了。另外,像永恒力这样的家族企业,它更关注长期的收益。”

他认为个人和企业的价值观可以有共振、共鸣,永恒力的企业文化成为白大平加入的理由之一。

文化是什么?它更多是组织内部深层的一种内在联系。而这种深层的联系,赋予其成员一个共有的身份,被联系着的成员具备类似或相同的对于生存和发展的适应模式。

这意味着企业要实行文化转型,很多时候是以组织成员、组织架构的长期的、大规模的、深层次的调整为整体路径的。



企业文化的转型,在他看来,是一个“煲汤”的过程,很慢,既需要阶段煎,也需要长期熬,谓之文化转型的煎熬。

一个企业,总部有总部的企业文化,每个区域的分公司也有他们的区域文化,当然,不论总部文化还是区域文化,都有一个共同的内核,那就是企业共享的核心价值观。

作为区域领导者,推行文化转型,“应该围绕核心价值观,践行本地适应模式,发动核心管理层,动员每个人的参与。每个人都应是文化的主体” 。

要实现企业区域文化的转型,首先要获得总部的支持,白大平带领中国区团队通过“集小胜”,寻求增量发展,向总部证明自己。

白大平花很多时间在员工理念文化的转变上。每天早上,白大平会去各个部门转一圈,和同事们分享当天关于文化转型、赋能前线等方面的工作体会,他笑称这是他的“转山修行”。

有的员工邮件太多,白大平会建议员工不能只通过邮件和客户联系,“发邮件不如打电话,打电话不如见面,见面不如吃饭,吃饭不如喝酒。”这虽像一句玩笑,但确是反映了现阶段永恒力中国要快速接近客户,无限贴近市场的战略部署。

“像这样的事情我会随时提醒他们,我就像唐僧,一个推行文化理念转型的苦行者。”

很少有职业经理人会专注于长期的企业文化建设,因为这是一个“煲汤”的东西。煲汤要花很长时间,而且是潜移默化,需要很大的功力和成本,但收效可能在任期内都无法体现出来。



“空降兵操刀文化转型,十有八九惨败,根本原因或有二,一是看什么都不顺眼,所到之处,寸草不生,最终是兵败如山倒;二是投机取巧,绕开困难,隔靴搔痒,换汤不换药,及至走向平庸。”

企业文化的转型,往往被描述成是一个调头转向的大象,有步骤,不疾不徐的。在区域进行文化转型,首先要尊重“大象掉头”整体的文化氛围。

但是区域领导者身负业绩的压力,“煲汤”似乎太过奢侈,所以白大平带领团队以整体业绩不受到大的影响为基础,以增量来赢得改革的时间和空间,不寻求激进的改革,以此和总部形成良性的互动。

上海话“螺蛳壳里做道场(在狭窄简陋处做成复杂的场面和事情)”,白大平认为用来形容永恒力中国的文化变革再合适不过。


Part3
用“跨界”的方式
打破员工的“职业天花板”

“一个好的企业文化一定具备普世的特征,最重要的是对于人的尊重、重视和发展,并由此引发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共振、共鸣、共赢。企业有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必然要重视人才问题。”

白大平是财务出身,四年的专业训练,对他的职业影响很大,甚至已经“根深蒂固”。

白大平将财务思维用在管理上。财务上有一个重要的评估企业价值的方法,叫做DCF——现金流折现法。从中可以看出,企业的价值化繁为简,就是三个核心因素:效率、增长、风控。

这三个因素决定了企业的价值,风控能力越强、增长能力越强、效率能力越强,企业价值越大。管理者只有两只手,但必须同时管理这三只球,平衡最重要。

“传统意义上,不同职能部门代表着不同的球,不同的球都不能从空中掉下来。真正的管理要做的决策,就是平衡不同部门的不同意见。”



他对人才的评估也以此为依据——效率型人才、增长型人才、风控型人才及其不同的组合。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市场环境,决定其应该阶段性侧重发展和重用各种能力组合,也需要进行平衡,将不同的人才放到合适的位置上。作为决策者,需要有自己的判断,也要敢冒险。

白大平敢冒险。

在永恒力中国,HR要会营销,HR甚至可以去做营销工作。员工可以跨背景、跨经验被提拔。

“我们的市场总监,以前是做财务控制的;人力资源经理,以前是做财务的;法务部经理曾经管过运营,IT经理曾管过仓库……”有过这样轮岗经验的员工,不在少数。白大平不对自己设限,也为员工提供尽可能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里,你往往会主动寻求更多的创新和突破。在永恒力,只要你有潜力和意愿,都可能有很大的发展。”

“如果一个员工只喜欢一个重复的工作,不思改善,做到‘灯下黑’,我认为这个人没有太大价值,由这样的员工组成的组织,也是没有学习能力的。如果多数人都希望尝试不同东西,企业一定是个学习型组织。没有机会学习,人很容易倦怠;没有意愿学习,人不可能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提供职能部门与业务部门、职能部门之间的跨经验、背景的职业发展机会,也成为永恒力吸引人才的原因。

这样的人才主张,除了人才自身得到迅速成长,对于企业的益处也显而易见。“促进流动,尤其是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流动,可以让彼此看到各自的挑战,内部的沟通交流会更加流畅,配合度也会整体加强。”

这种管理方式,离不开白大平自身经历。在之前的职业生涯中,白大平从财务开始,先后做过期货交易、收购与兼并,到后来“不可思议地”转战销售,并最终成为一个公司的总经理。

当时领导者的认可,让他看到职业路上的更多可能,也在他成为领导者后,关注到可能有很多人会需要这样的机会。



Part4
高潜力员工从来不是螺丝钉
不设限,才能看到无限可能
白大平说具备跨界发展潜力的人,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不论他们现在身处何位,他们总是具备业务和战略意识——这是成为业务伙伴的基础。

另外,他们对于企业运营流程、系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清晰完整的画面,关心企业流程的闭环。也就是说“这些高潜力员工从来就不是螺丝钉。”

最后,这些跨界高潜力人才,从来不设限,他们关心他人,关注他人的工作,重视团队合作。

无论是评估企业员工,还是招聘新人,这三点考量始终是基础。

如何精准识别企业所需的高潜人才?专业的个性和特质测评工具,比如CPI,从39项个性维度,全面识别每个人冰山下的特质。企业HR和管理者点击此处了解CPI。个人用户体验测评,请点此了解



永恒力中国连续过去三年一直在做一件事:在德国、美国、法国、英国招聘愿意回中国工作的、动手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强的中国留学生,在两年间不断轮岗,通过国际培训与国内培训,以项目作为主线推动,他们中的有些人已经在永恒力迅速成长,成为业务骨干,助力永恒力在中国的发展。

不设限,才能看到无限可能。白大平希望在中国市场上看到永恒力的无限可能。

下周,泰普洛领导力将邀请白大平,作客泰普洛领导力直播间,分享《职业转型和发展三大心法:销售自己 持续学习 坚守自律》,揭秘他职场一路开挂的核心算法和底层逻辑。请点击下方海报,设置开播提醒



| 版权说明 |
1、参考资料:
-文章主要来源:Hroot专访白大平
2、内容编辑:泰普洛领导力Ivana张婷





了解更多领导力提升课程或一对一教练
欢迎联系我们

上海:张婷 Ivana    18918323203
北京:康燕 Karen    13701128510



上一篇:谦逊领导力:所有领导力模式取得成功的必备底色
下一篇:设计思维、创新自信力与企业第二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