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洞见
五大「管理陷阱」:文化神秘化,人才巨婴化,激励均码化
- 为什么说“小企业死于常识,大企业死于趋势”?

- 中国企业最容易犯的管理常识性错误有哪些?

- 为什么说组织绩效管理的本质,是通过提升人才密度,增加管理效率?

- 面对AI的挑战和未来,为什么说个人和组织都需要敏感度?



本期,我们汇编了泰普洛领导力张国维教练,在第119期直播《激活组织,打造敏捷团队的四个篇章》精华内容,为您剖析民企常犯的五类常识性管理错误,帮助企业家和领导者少“踩坑”,在全面竞争的红海市场中,借管理的成熟度,脱颖而出。



文章内容硬核,强烈建议收藏,敬请enjoy。另,文末有多重彩蛋,请看到最后。| 微信公众号主页,回复“敏捷”,看本次直播回放 |


| 全文共计4918字,预计6分钟 |
 


中欧教授许小年,曾将中国经济改革40年企业的发展情况,总结为大河养大鱼



什么意思呢?



环境和机会太好了,随便往河里扔一个鱼苗,就会长成一群大鱼。因此,企业不需要有任何的常识认知,也能发展很好。



正是由于这样的环境,企业通常对常识并不重视,认为其不重要







来自《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白皮书》的数据,中国民企平均寿命是2.9年,甚至不到3年。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数据。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有大批百年历史企业。而西方管理理论,已经发展了240多年,期间不断演化迭代。



中国企业,对现代管理理论和经验的学习,起步较晚。



因此,中国企业更容易犯下常识性错误。下面,我们重点剖析最常见的五类常识陷阱:







01第一类陷阱——使命愿景混淆



宁高宁的“企业管理十步法”,是从企业使命开始,而非企业目标、战略。



企业员工的使命感、价值观、企业文化,以及对企业本身战略的认可度,奠定了企业管理、市场竞争力和经营业绩的基础。

宁高宁“企业管理十步法”:

理想信念、企业使命、经营目标、战略定位、资源配置、组织架构、管理方法、市场竞争力、经营业绩

使命与愿景的关系,即具有使命感的领导者,是能够感召他人,采用一套系统,实现愿景目标的人。



因此,我们需要先明确使命,再通过感召他人,采取一套能够适应环境的体系,来实现不同阶段的目标,即愿景。



02第二类陷阱——文化神秘化:说不清道不明



企业文化具有粘合剂的作用。



“企业文化理论之父”埃德加·沙因,将企业文化定义为:



一个群体在解决其外部适应和内部整合问题过程中,一系列共享深层预设的集合。他们在群体中运行良好有效,因此被群体传授给他们的新成员,并作为其解决类似问题时感知、思考和情感体验的正确方式。


1. 企业文化的睡莲模型



沙因用睡莲模型,来展现企业文化的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作为展示物的花

它包含企业的实际组织结构、语言、仪式与典礼、故事和传说。



第二部分是作为明规则的梗。

它是由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有意识的信仰,也是企业内部用来判断好坏、对错的标准。



第三部分是作为潜规则的根

它代表一种基本假设,由共同假设、无意识想当然的信仰、内隐的心理模式、理想的行为范式构成。



2. 企业在文化建设中的四类常见问题



基于睡莲模型,通过对大量企业做文化诊断和梳理的实践,企业在文化建设中的常见问题,可被归纳为四类:



第一类问题:

轰轰烈烈“文化”上墙,停留在“花朵”层面




很多企业,根本就没有梳理过价值观。在企业文化领域,也没有投入基本预算,仅仅是找了一些非常漂亮的词,通过广告公司设计成漂亮的画,贴在公司墙上,这类企业的文化只有“花”。



杰克·韦尔奇曾说:



很多企业文化建设所花的钱,还不值打印文化的那张A4纸。



这是在讽刺这部分企业,只是轰轰烈烈搞了一场活动。事实上,它们的企业文化既没有价值观,也没有基本假设。



第二类问题:

价值观与行为脱节,抽象难以落地




比如,在一些宣称人人平等的企业中,员工可以绩效不佳。但在老板视察时必须接站,老板下车时必须开门拎包。这些行为所表现的,就是一种不平等,也代表了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的脱节。



第三类问题:

文化无“根”,文化如“插花”,非“种花”




“城头变幻大王旗”。企业文化,随着每一任企业CEO的变化而变化,换了一任领导,所插的“花”就不同,企业文化是无根的。



这类问题,在企业中较多发生且较难解决。



第四类问题:

文化陈旧,与战略及商业模式不匹配




企业文化最核心的点,是需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战略和商业模式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迅速,与之相比,企业文化有时就显得有些陈旧了,它不能支撑、适应和匹配外部变化带来的战略和商业模式的变化。







3. 文化建设的难点:没有对“基本预设”达成共识



这其中最难的,是很多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根”的问题。



“根”,指的是对一些核心问题、基本预设,必须达成共识。包括这6个最根本的问题:

- 如何互动
- 如何决策
- 在企业里最反感什么
- 最珍惜什么
- 如何确保创新
- 如何晋升人才


很多人才,进入新公司时,明明面试很优秀,为何入职后反而畏手畏脚?因为不知道何时会碰到高压线,会碰到潜规则,所谓“死都不知道如何死的”。

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



一位优秀的人力资源专家,入职某大型企业的HRVP。但不到三个月,就离职了。

起因是他在一次重要会议上的发言:“我们企业的文化要改,原来是无论什么原因,只要离开公司,就不允许再回来;但如果我们要确保人才的加入,就要允许离职员工回来,只要他离开的原因是正常的。否则我们这个文化,就太陈旧、太封闭了…”

但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发言的前一周,公司创始人老大,在一次会上拍桌强调过一次,“在这个公司里,只要你想出去,我不管你是谁,就甭想回来。”

这位HRVP,就是因为不知道企业文化的潜规则,所以踩到了高压线。


所以,要避免企业文化的虚无化,最核心的一点,要明确上述6个问题的基本预设。这是企业文化的建设之根,长生之本。







03第三类陷阱——人才巨婴化:先进方法无法实施落地的原因



在做企业发展、组织变革的项目中,经常面临的状况是:



带着企业的管理层或者人力资源,经历了千辛万苦做诊断,又出方案。在某个部门,还做了实验,被证明是有效的。



然而,当向最高领导层汇报时,得到的答复是:



“我们很认可这套方法的科学性、体系性。但是,在我们的企业不适用,因为我们的员工不成熟,一用肯定错。在这套体系中,上级可以决定下级的绩效和工资奖金,但是在我们公司不行,他们一定会胡来。”






事实上,先进方案在组织中能否落地,往往取决于组织的成熟度与管理方式选择



领导者如何对待你的员工?通常有以下三种方式:



01. 成人对孩子



第一种方式把员工当孩子。心态想法是,少数强者保护和指令多数弱者。弱者服从于强者,希望强者照顾自己。领导方式上,采用告知-命令-服从的方式。政策上,按照老板的决定做,没有规则,组织架构上刚性控制,报酬仅限于工资。



02. 成人对青少年



第二种方式把员工当青少年。心态想法是有些孩子能成长的强壮,有些孩子不能,可以激励和以物质刺激培养孩子们成为同盟,有一些可以培养为成年人的孩子们应该提拔他们去照顾别人,领导方式上采用传达-激励-培养的方式。政策上遵守合约,组织结构上以科层制为基础,报酬包含工资、物质激励和奖励。



03. 成人对成人



第三种方式把员工当成年人。心态想法是大家都是成熟、平等、富有潜能的贡献者,应该对自己的决定负责,我们谦恭的陪伴和支持彼此的进步,领导方式上采用共创-行动-贡献的方式。组织架构上以合伙人制为代表,报酬与价值创造相连。



有太多企业,尤其是家族企业和大型民企,领导者的初心是不希望下属去再犯自己年轻时,曾犯的错误。但他们恰恰忘了,年轻人就是靠犯错误才能成长。



先进方案在组织中落地与实施的关键——不把员工当作巨婴,而是将他们当作成年人对待,并给予员工成长和犯错误、交学费的空间。



04第四类陷阱——绩效管理体系碎片化/错位



为什么企业绩效管理,成为鸡肋、效果差强人意呢?



一是因为绩效管理碎片化,没有体系;二是部分企业有体系,但运用错位,体系本身是混搭的、错乱的。



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首先需要明确目标,通过激活每个个体,达成组织绩效的提升。


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有四个部分:







最下面一层是岗位评估,确定每个岗位的价值和级别,以此确定工资;



中间包含人才盘点和能力评估两部分,通过培训项目、梯队计划、岗位轮训的方法,聚焦于职业设计和发展规划;



最上面一层是目标对话,根据业务指标设定计划,根据计划的实施情况确定激励奖金。



这四个部分不能混搭,必须梳理清晰,完整使用。



组织的绩效管理体系的本质,是通过提升人才密度,增加管理效率。







05第五类陷阱——

人才激励均码化:Y世代和Z世代的员工,正在拒绝均码




什么是均码?以实际生活中举例:



在商场购物,看到一双非常漂亮的高跟鞋。但被服务员告知,没有你穿的码,只有均码。那么这双鞋,即使再喜欢,你也不会够买。



我们在生活中无法接受均码,那么在企业管理中呢?



无论我们将目前所面临的时代,称之为VUCA时代,还是BANI时代。我们所面临的Y世代和Z世代的员工,正在拒绝均码。



这就是为什么在人才管理中,企业的钱没少花,该做的也都做了,但员工还是躺平or内卷,没有提升效率的根本原因。



以下数据是关于X(蓝色)、Y(绿色)、Z(黄色)世代的八大个性需求及驱动力分析:







X世代,出生于1965-1980年,经历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是情怀、学习、冒险、未知、奋斗的一代人。他们的主要需求和驱动力,是金钱和成就



Y世代,出生于1980-1995年,经历电脑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是自信、乐观、坦率、有主见、见识广的一代。主要需求和驱动力,是竞争和节奏



而最新的Z世代,出生于1995-2010年,数字技术的原住民,移动互联网和数码产品是他们与生俱来生活的一部分,是同时生活在现实与虚拟元宇宙平行世界一代。主要需求和驱动力,是自主和认可。



事实上,不同世代对于八个需求的驱动力,包含的金钱、竞争、成就、节奏、社交、成长和自主,就相当于生活中不同的鞋码、衣服的号码。



如果我们的管理还在用均码,显然是无法跟上新时代要求的。






如何跟上时代发展,个人和组织都需要敏感度!这也是人类面对AI的最大优势



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事实上,知识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定义。



最早期,知识=经文+故事,谁能用故事解释人类不懂的事,谁就是这个时代最有知识的人。



当科技发展后,知识=数学+逻辑。



但是,当ChatGPT为代表的AI横空出世,也预示着人类即将进入智能时代。知识的含义,远不止数学和逻辑。在这一层面,人工智能可以秒杀人类。



所以,智能时代的知识=感知+敏感度,这是人类面对AI独有的优势所在。





对企业和组织的发展来说,同样如此!作为组织的领导者,你是否对外部趋势敏感?领导者又该如何提升敏感度?在明晰企业发展的常识性错误后,领导者又该如何真正激活组织?打造应对不确定性的敏捷型团队?



以上内容,我们将在下篇作详细分解。敬请期待!




直播嘉宾简介:

张国维



泰普洛领导力高级合伙人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兼职副教授

北京盈余云朵管理咨询创始人

曾任多家世界500强公司执行副总裁

有着25年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及8年企业咨询服务经历,近期服务的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海信电子、三迭纪等处于初创期、成长期、高速发展及转型期的不同时期企业;擅长企业顶层设计、战略制定及落地、商业模式创新、组织人才发展等。


以下是福利
上一篇:日本游学 | 7大标杆企业,探访百年企业的经营哲学
下一篇:“变革免疫”:阻碍我们无法改变的底层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