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洞见
冰山下,领导者内心常见的四大恐惧
在商业世界的聚光灯下,领导者往往被塑造成无所不能的“超人”。殊不知在不确定时代,他们是一批高处不胜寒又极度焦虑的人群。几乎所有领导者,都曾陷入“恐惧”的泥潭,但很多人并不自知。这种恐惧并非源于外部威胁,而是根植于内心对失败、错误、拒绝和情绪不适的深层抗拒。

- 为什么说领导者很难抵抗“我永远正确,我是这个房间里最聪明的人”的诱惑?- 如何理解“适度的恐惧,能够激活人类的潜能阈值”?- 为什么说展示脆弱并非软弱,而是释放团队潜能的钥匙?

本期,我们将深入剖析领导者常见的“四大恐惧”,以及如何觉察和接纳,帮助领导者们更好地发挥领导力。以下敬请enjoy…


| 全文共计4583字,预计6-8分钟 |

恐惧有两种,第一种是比较明显的恐惧。

比如说,我害怕一个具体的事物。例如有人害怕狗,有人害怕昆虫等。当这个东西在我身边出现时,就会有一种心理上的紧张感,这是很明显的恐惧。

还有一种恐惧,更多发生在领导者身上,叫不自知的恐惧。不自知的恐惧,是冰山底层的东西,不容易被察觉,但是会产生很多干扰。

这种不自知的恐惧,更多地表现为四种类型:


冰山下,领导者内心常见的四大恐惧
冰山下,领导者内心常见的四大恐惧
领导者常见的四大恐惧
 
▶▷第一种:害怕失败

有些领导者很害怕失败,所以总是要让自己处于一种成功的状态。在害怕失败的恐惧支配下,领导者做决策不喜欢冒险,不喜欢尝试不确定性。他们不愿行动,拖延决策,并最终错失行动的机会。

2004年,柯达工程师史蒂文·萨松,向高管层展示全球首款数码相机原型时,得到的回应是:“这很有趣,但千万别让任何人知道。”此时,柯达占据胶片市场90%份额,高层将数码技术视为威胁,而非机遇。他们害怕颠覆现有业务模式可能引发的短期阵痛,更恐惧承认“胶片皇帝”的统治即将终结。这种恐惧直接导致柯达在2012年申请破产——讽刺的是,其持有的1100项数码专利最终被苹果、谷歌以5.25亿美元瓜分。

害怕失败的领导者,通常会变得特别的僵硬。他们总是在一些不变的模式中,去寻找答案,而不是重构问题;他们会容易变得走极端,非黑即白。这样的思维,十分限制领导者的创造性和冒险精神。

马斯克说:“如果你从未失败过,说明你从未尝试过任何新事物。”商业世界有太多不确定性,不能包容失败,反而难获得成功。
当领导者沉迷于“零风险”幻象时,实则是在为竞争对手创造颠覆的窗口。害怕失败的最高代价,或许不是当下的损失,而是将自己陷入名为“成功”的枷锁。

▶▷第二种:害怕犯错
害怕犯错的领导者,总想让自己处于正确的位置,他的意见一旦发表出来,就很难容忍团队或者其他人的反对意见,或者对结论的挑战。

尤其是在会议或者讨论中,他们往往会一言堂,霸占整个讨论,并试图控制所有下属的想法,而不是把下属不同的观点,看成是对自己的想法一个有力的补充。

领导者很难抵抗“我永远正确,我是这个房间里最聪明的人”的诱惑。但这种行为,会导致房间里的人整体智商下降。在一个强势、总是自认为正确的老板面前,大家会变得小心谨慎,所有人的创造力都会被限制。

2007年iPhone面世时,诺基亚已拥有触屏技术原型。但高层却仍然坚持“实体键盘+塞班系统”的战略,CEO康培凯甚至断言:“苹果毫无机会”。这种强势的领导风格,让诺基亚陷入了“温水煮青蛙”式的死亡:工程师需要经过8层审批才能修改一行代码;市场部门因害怕担责,将用户投诉数据美化后层层过滤。等到2013年以72亿美元贱卖微软时,诺基亚的研发团队仍在开发早已过时的Meego系统。

一个害怕犯错的领导者,他不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如果一个团队都说领导正确、伟大英明,那这个团队是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是领导的“复读机”,团队绩效也会受到影响。

柏拉图说:“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

成功的领导者最终都会明白,取得业绩的最佳方式是——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并依靠其他成员的力量来实现。作为一个领导者,能给予下属最大的信任,就是让下属有充分发表反对意见的自由,而下属会报以尊敬和诚实,并且在团队中形成开诚布公的氛围和文化。

冰山下,领导者内心常见的四大恐惧

 
▶▷第三种:害怕拒绝
很多人都害怕拒绝,比如大部分的职场人,都觉得销售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为销售要面临无数次拒绝。我们害怕被拒绝,同时也会害怕拒绝别人。如果不是有很强的天赋,或者经过很好的训练,其实是很难say no的。

领导者也会“害怕拒绝”,通常有这样几种表现:

第一种情况是你的下属明明表现不好,但你很难拉下脸去跟他谈,做出艰难的决定,最后总是自己帮下属去扛,把自己搞得很累很累;另一种情况是领导者作任何决定,一定要寻求全员认同,全票通过,他才觉得心安,否则他总觉得“是不是有人不满意?是不是我哪里还没有做好”,会陷入纠结。

这样做的后果是,领导者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压力,并且让那些绩效不好的下属,变得更加的懈怠和不负责任。

有些人会有“讨好型人格”,希望大家都开心,自己的边界不断退缩,最后搞得自己很难受。这种人就是典型的害怕拒绝,也害怕被别人拒绝。

真正能出成绩的人是“外圆内方”的——他可以跟大家搞好关系,但是他内部的尺度跟边界是很清晰的,能退到哪里,是有一定底线的。适当的妥协,跟纯粹的讨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所以,领导者需要把人情跟目标做一个好的平衡,不能把“追求大家都认同”作为目标。有这种心理的领导者,一定会把事搞砸。

▶▷第四种:害怕冲突

希望受人欢迎和被人喜爱是人的天性,但在公司经营中,这是一个弱点。害怕情绪冲突的领导者,会永远追求处于舒适区。这类领导者在面对阻力和其他人愤怒的时候很难保持镇定和投入,他们不仅会屏蔽自己的情绪,也没办法对别人的感受情绪做合理的回应。

所以,他们往往会倾向于避开情感特别激烈的讨论,以达成一种表面和气。但因此,也会错过一些共同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中国人常讲“以和为贵”。但是一个没有经历过冲突风暴的团队,很难算是一个真正的团队。

《原则》作者瑞·达利欧曾说:“当领导者把舒适置于真相之上,组织就患上了渐冻症。”

对领导者而言,组织取得胜利,才是对他们最大的褒奖。追求一团和气和表面融洽,常常会制约富有成效的讨论;而未经激烈争论过的决策,通常都不会是最优决策。


冰山下,领导者内心常见的四大恐惧

冰山下,领导者内心常见的四大恐惧
直面恐惧,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恐惧本质上,是一种求生欲的表现,它刻在我们基因里,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

比如,“害怕失败”的底层逻辑,原始时代人类以狩猎为生,如果精心准备一场狩猎活动,结果一无所获的话,整个冬季就没有蛋白质摄入,会饿死;

“害怕犯错”也是一样,在跟野兽搏斗的过程当中,任何错误都可能变成致命的伤害;

“害怕拒绝和冲突”是因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一直是群居动物,被一个群体接受不仅仅是一种生理上的舒适,也事关生死,当你被部落排斥,一个人在原始环境下游荡,那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恐惧并非负面,心理学中的“最优焦虑曲线”揭示:适度的恐惧,能够激活人类的潜能阈值。保持适当的恐惧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更谨慎地做决策。

罗斯福有一句名言:“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其实所有的恐惧都是这样,当你选择逃避它的时候,你就会被恐惧遏制;当你选择勇敢去面对时,恐惧就会变成滋养和动力。
然而,在领导力实践中,由于领导者缺乏对自我的认知与剖析,导致恐惧的心理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放大,并逐步演化为显性危机——从影响战略判断到动摇决策根基,最终演变为吞噬组织效能的系统性风险。

此时,如果你有一位教练的帮助,就可以很好地避免显性危机。教练们就像领导者的苏格拉底,不是说教,而是深度倾听和陪伴,提出一针见血、直指人心的问题,让领导者们不再是在一个方向上被动地拔足狂奔,而是获得真正的内在成长。

泰普洛领导力,作为国内早期提供高管教练服务的专业咨询机构之一,从2005年开始,我们就开始为CEO和高管提供实战型教练和导师服务。点此预约体验


▼戳下方看比尔盖茨和埃里克·施密特
两位商业大佬对教练价值的感受▼

冰山下,领导者内心常见的四大恐惧
从觉察到接纳,管理内心的恐惧

 
对待恐惧,不是用一种所谓的“抗压”去对抗,真正能够驾驭恐惧的是——领导力的觉醒,是对真实自我的坚守;承认自己的认知边界,接纳阶段性能力的不足,坦然呈现决策中的犹疑。

▶▷觉察恐惧的根源

恐惧往往藏匿于认知的盲区。当领导者陷入“全知全能”的幻觉时,大脑会本能地编织合理化叙事,以掩盖对失控的焦虑。这种自我欺骗的模式,本质上是对恐惧的逃避。

如果一个人从未深入反思过自己,就越觉得非常了解自己;而当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越多越深,就会越发现很多方面都还不够清晰。所以,领导者需要打破自身“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幻想,真正深入内在,用直升机或旁观者视角,审视自我。

我们诚邀您参加泰普洛深圳公开课《自我认知与领导力觉醒》,帮助您深度认知潜藏在冰山下的恐惧根源,打破思维范式。点此看详情


冰山下,领导者内心常见的四大恐惧

▶▷接纳自己的恐惧,学会示弱

领导者要掌握一种很重要的领导力,我们称之为——示弱,就是你愿意把不足、害怕和担心,跟你的团队分享。

传统观念将脆弱视为领导力的禁忌,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当你告诉大家,自己有恐惧,有担心时,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你的自信,只有不自信的人才会告诉大家“没问题”。

当领导者试图用“完美面具”掩盖不安时,实则为自己套上了沉重的枷锁——时刻担忧形象崩塌,反而加剧了焦虑。

强和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作为领导者首先要有这个意识,你越向大家“示强”,团队就会越弱,而你的示弱会换来团队慢慢变强;每个人都愿意撑你一把,帮你补一下你的弱点和短板,这样的团队就会越来越厉害。

当领导者愿意把恐惧的原因告诉大家时,会给下属带来比较强的安全感,让大家不恐惧领导的“打击报复”,不担心说错话被指责。有了这种安全感之后,大家才慢慢去建立信任感。

西蒙·斯涅克曾说:“展示脆弱不是软弱,而是释放团队潜能的钥匙。”本质上,接纳脆弱是对“必须完美”执念的破除——它让人从“恐惧失败”转向“专注成长”,从而释放被压抑的创造力。

▶▷通过他人的反馈,校准盲区

有些小恐惧,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刻意练习去战胜它,但有时领导者会碰到一些在别人看来没那么严重,自己却很难过去的坎。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时候教练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人们永远不擅长客观地看待自己,但是他人却能观察他们。每一位领导者都需要能给自己真实且有价值反馈的人,这是启动自我认知和觉察的起点,促使自己不断成长和进化的重要力量。


冰山下,领导者内心常见的四大恐惧

 
领导者的认知觉醒,是一场从“对抗恐惧”到“与恐惧共舞”的蜕变。亚里士多德说:“认识自己,是一切智慧的开端。”

我们诚挚邀请您参加2025泰普洛深圳公开课《自我认知与领导力觉醒》,帮助您深度认知潜藏在冰山下的恐惧根源,打破思维范式,真正实现领导力觉醒。

▼▼▼
 
欢迎咨询,获取方案详情
Ivana:18918323203(同微信)
泰普洛领导力,成立于2002年,我们有多位资深实战的领导力教练,为企业提供顾问辅导、定制化培训、一对一教练等领导力陪跑服务。欢迎扫码填写表单,与我们联系

| 版权说明 |
- 图片来源:pexels,unsplash
- 内容编辑:泰普洛领导力Ivana张婷/李卓越
- 文章素材来源:伟事达领导者四大恐惧模型-
 如需转载,请加工作人员微信 qyj9612,备注“转载”,进转载群;后台回复“转载”,看转载详情

上一篇:泰普洛2025最新领导力精品课发布
下一篇:特质测评‌VS类型测评‌:总有一款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