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洞见
信任的艺术:权力可以被授予,而信任只能被赢得
微软CEO纳德拉说:“领导力不是掌控,而是赋能;不是让人害怕,而是让人信任。”

我们常常探讨如何打造高绩效团队、激发组织潜能、引领变革等领导力的显性问题。而所有这些问题的根部,都隐藏着一个核心要素——信任。它看似柔软,却是组织效能的基石;它无形无质,却决定着战略执行的成败。赢得信任,始于人性的洞察,成于系统的方法。

本期,我们结合了史蒂芬·柯维《信任的速度》中的部分读书笔记,以及泰普洛帮助企业高管做领导力发展项目的经验和洞察,撰写而成;从信任的本质出发,结合经典理论与企业实践,深入剖析信任的三层支柱——品格、能力与信誉,并揭示赢得“明智信任”五种关键行为。

希望通过这份思考,为每一位致力于提升领导力、构建高信任组织的管理者,提供一份具有启发性和实用性的行动参考。信任之路,道阻且长;但唯其艰难,更显珍贵。敬请enjoy:

| 全文共计4543字,预计6-8分钟 |
权力可以被授予,但信任只能被赢得。一个人被任命为领导者,并不意味着他自动获得了信任;真正的领导权威,不来自职位,而来自人心。一个被信任的领导者,即便在变革、危机或模糊的情境下,也能凝聚团队、带来秩序与方向。

信任的艺术:权力可以被授予,而信任只能被赢得
信任的艺术:权力可以被授予,而信任只能被赢得
理解信任:最宝贵的“无形资产”
什么是信任?引用杰克·韦尔奇的话,“当你感觉到它的时候,你就知道它是什么了。”

简单地说,信任就是信心。当你信任某人,你就对他有信心,对他的诚实、能力有信心;当你不信任某人,就对他有怀疑,怀疑他的诚实、计划,怀疑他的能力,甚至经历。

▶▷信任,是领导力的根基
信任像空气,看不见,却无处不在;它很难获取,而且稍有不慎就又会得而复失

哈佛大学教授艾米·埃德蒙森,提出“心理安全感”概念:一个组织若缺乏心理安全,人们即使聪明、有能力,也会做出愚蠢的决策,因为他们在防御、在伪装,而不是在贡献。

每次与别人协作时,我们都会受心智和同理心的共同影响。对方对我们也有同样的本能反应。这说明人类一直在进行双向信任游戏:我应该信任你吗?你对我有多信任?

所以,能让对方感觉到被信任尤为重要。在工作场合,高信任度可以大为改善所有相关者的沟通、协同、合作等关系。

谷歌曾花两年时间进行“亚里士多德计划”,研究为何有些团队能持续高绩效。结果发现,其中最关键的要素是信任——当团队成员相信彼此不会因为表达错误的想法而被否定,整个组织的学习能力与创新速度就会成倍提升。

当信任存在,团队愿意冒险、敢于表达、乐于承担;当信任消失,所有激励机制与制度设计都变得无力。信任激活支持团队合作的大脑系统,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还能让工作感觉像游戏。

信任是一种无形的组织资产,决定着效率、协作与创新。正如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所说:“对我们来说除了发展业务以外,当下最重要的事就是赢得信任。我们需要做的是,持之以恒的行动,确保我们的行动始终如一,经过时间的检验,赢得大家的信任。”


信任的艺术:权力可以被授予,而信任只能被赢得
信任的三层支柱:品格、能力与信誉

一个人之所以愿意把信任交付给领导者,往往是在反复观察和体验后形成的综合印象。史蒂芬·柯维在《信任的速度》中提出:信任是由品格、能力和信誉三层要素构成的。只有当这三者同时具备,信任才会稳固。

信任的艺术:权力可以被授予,而信任只能被赢得
▶▷品格:让他人追随的基石

在信任体系中,品格是最深层的基石。人们不会长期追随一个聪明但不可信的人,因为他们明白,缺乏品格的能力是一种危险。
品格的核心在于诚信与意图。诚信意味着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意图代表着行动背后的动机——是出于公正与共赢,还是出于私利与控制。

领导者的品格一旦模糊,信任就会被侵蚀。人们并不要求领导者永远正确,但他们希望领导者永远真诚。切记,人们可以原谅你犯错,但很难原谅你欺骗。

同时,品格还包含了谦逊与勇气。谦逊让领导者承认自己不是无所不知的权威,勇气让他在面对压力时仍坚持正确的选择。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曾说:“文化的重建始于领导者的品格。”他上任后推翻了公司内部的“竞争文化”,用谦逊和学习心态代替了傲慢的自负,赢得了组织的重新凝聚。

品格是领导者的道德坐标。领导者若能在诱惑中保持清醒、在权力中保持谦卑、在冲突中保持公正,那么他的信任基础便牢不可破。

▶▷能力:展现自我的胜任力

如果说品格让人“想信任你”,那能力就是让人“敢信任你”。它体现一个领导者是否具备将承诺转化为结果的实力。

团队成员信任你,不仅因为喜欢你,更相信你能带大家“到达目的地”。领导者若缺乏能力,即便拥有高尚的品格,也难以赢得团队的长期信赖。

领导者不必是团队里技术最精湛的人,但必须对行业、业务有深刻的理解和判断力。你需要能洞察趋势,在复杂信息中抓住关键,做出明智的、有时是艰难的决策。

90年代的乔布斯重返苹果后,面对的是一个几乎破产的企业,但他用一系列清晰、果断的决策重塑了信任:砍掉无数分散的产品线,集中资源打造iMac和iPod。他用结果证明自己有判断力和远见,从而让团队重新相信——“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就是能力所带来的信任。

最重要的是,领导者在面对失败时的态度——是推诿塞责、寻找替罪羊,还是主动承担、深刻复盘、带领团队学习?后者所展现的韧性与学习能力,会让团队相信,即使遭遇挫折,在你带领下也一定能找到出路。这种安全感,是信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任的艺术:权力可以被授予,而信任只能被赢得
▶▷信誉:体现一以贯之的稳定性

信任的第三个支柱,是信誉。它是品格与能力的延伸,是信任可被感知、可被记忆的外显。一个人的信誉,既是过往行为的总结,也是未来信任的凭据。

信誉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点滴积累。一个人是否值得信任,往往不取决于他今天说了什么,而取决于他持续做了什么。

信誉的核心是一致性。当领导者的行为,长期保持稳定的标准和节奏;当你在不同场合都能展现同样的判断与原则,人们就会产生预期的安全感,信任便会自然生长;反之,若领导者前后不一、朝令夕改、言行脱节,再高的能力也难掩信任的流失。

在组织中,信誉的价值巨大。一个高信誉的领导者,能以更少的命令推动更大的行动力,因为人们相信他的动机、相信他的判断、也相信他的承诺最终会兑现;相反,一个信誉受损的领导者,即使发出多次指令,团队也会怀疑其目的或动机。信誉是领导者影响力的放大器,也是信任系统的黏合剂。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曾强调:“承诺一旦失信,言语便失去了意义。”信誉是领导者最具含金量的无形资产,它不会因为职位变动而消失,却会因为一次失信而坍塌。

信任的艺术:权力可以被授予,而信任只能被赢得
五种行为,赢得“明智的信任”

人们从信任中获得成功。不管我们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我们需要掌握建立、传递和重建信任的能力。然而,真正的信任,不是无条件得到依赖,而是结合信任倾向与理性判断的能力。柯维将它称为“明智的信任”。如何获得?柯维提出了五种关键行为。

信任的艺术:权力可以被授予,而信任只能被赢得
▶▷行为一:选择相信,迈出信念的第一步

信任始于选择。你必须在内心确认信任是值得的,而不是出于情绪或防御心理持怀疑态度。信念会塑造行为:从怀疑出发,你的言行会自然而然披上防御的铠甲,阻断建立真正联系和合作的可能。
选择信任并非盲目冒险,而是一种战略性决定,是为合作、沟通和创新创造空间。它意味着你主动承担合理风险,为可能的机会敞开大门。

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倾向于通过内心信念来判断行为方向。如果你选择信任,身体和心理都会对这种行为产生积极反馈,使你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联系、更快形成共识、更顺利推动团队向共同目标前进。

▶▷行为二:从自己开始,成为值得信赖的人

在要求别人信任你之前,先问自己:我是否值得信赖?信任不是单向的,它要求你先拥有他人可以信赖的品质和能力。

自我信任同样重要。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人,很难真正信任他人。建立自我信任,需要持续累积正直行为与专业能力,并对自己有清晰认知,明白长处与局限。自我信任能够让你在面对风险和不确定性时保持稳定,也让你以理性和建设性的态度去信任他人。

▶▷行为三:用透明消除猜忌,表明你的意图

许多误解和冲突的根源,在于意图不明。人们往往根据他人行为猜测意图,而用自己的意图评价自己。柯维认为,公开意图并假定善意,是建立高效关系和高信任文化的关键。

明确表达意图可以消除不必要的猜疑和防御。透明的沟通,让他人理解你的行为逻辑,也让团队和组织形成可预期性。假定对方意图善意,则为沟通创造积极氛围,减少冲突升级。

透明与善意假设的结合,使关系从防御与猜忌转向合作与理解,这种正向循环能够加速决策、提升执行力,也让组织文化更为健康。


信任的艺术:权力可以被授予,而信任只能被赢得
▶▷行为四:说到做到,用行动兑现承诺

言行一致,是信任最坚实的体现。一次失信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去弥补,而一次兑现承诺则能在信任关系中产生强大的累积效应。说到做到不仅是承诺的兑现,更是对责任感与价值观的体现。
兑现承诺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原则,承担必要责任,及时纠正偏差,并保持一致性。它体现个人和组织的可靠性,也增强他人对你的信任预期。柯维在书中强调:“信任不是建立在承诺上,而是建立在兑现承诺的记录上。”

▶▷行为五:伸出信任之手,将信任传递给他人

信任具有强烈的互惠性和感染力。最高层次的信任,是主动将信任给予他人。通过先信任他人,你不仅激发对方潜能,也形成正向循环,使团队或组织整体的信任水平提升。

率先伸出信任之手,需要你在授权、协作和沟通中主动给他人空间、自由和责任。你不必等待对方完全符合预期再信任,而是率先展现出信任。这种行为能够激发责任感、主动性和创造力,也能让团队形成更高效、更协作的文化氛围。

优秀的领导者发展追随者,而卓越领导者发展更多领导者。通过传递信任,你不仅在组织中播下协作与责任的种子,也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


信任的艺术:权力可以被授予,而信任只能被赢得
微软CEO纳德拉曾说:“领导力不是掌控,而是赋能;不是让人害怕,而是让人信任。”

赢得信任,需要时间、需要真诚、也需要一贯的行为积累。这不是一条捷径,而是一条长路。但正如所有卓越领导者所证明的那样,信任,是唯一值得长期投资的领导力资产。

优秀的教练可以帮助领导者觉察自我,赢得信任。泰普洛成立于2002年,拥有多位一号位背景的大咖教练,帮助领导者深入问题根因,建立自我觉察和反思;同时我们为企业提供顾问辅导、定制化培训、一对一教练等领导力陪跑服务。


信任的艺术:权力可以被授予,而信任只能被赢得
扫码与我们联系
欢迎咨询,获取更多详情
Ivana:18918323203(同微信)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精品课系列 ▽
信任的艺术:权力可以被授予,而信任只能被赢得

信任的艺术:权力可以被授予,而信任只能被赢得
信任的艺术:权力可以被授予,而信任只能被赢得
信任的艺术:权力可以被授予,而信任只能被赢得
信任的艺术:权力可以被授予,而信任只能被赢得
| 版权说明 |
- 内容编辑:泰普洛领导力Ivana张婷/李卓越
- 文章素材来源:中国青年出版社《信任的速度》,史蒂芬·M·R·柯维、丽贝卡·R·梅丽尔著
- 如需转载,请加工作人员微信 qyj9612,备注“转载”,进转载群;后台回复“转载”,看转载详情

上一篇:线上课精华 | 调适性领导力:穿越变革的领导力密码
下一篇:瑞·达利欧新书《大周期》:原则、大周期与秩序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