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洞见
陈玮:人生精进的五大指南

-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
- 为什么说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是需要探索的?
- 如何能修炼到孔子所说“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
- 为什么说我们需要的是“全面成长”?
……
 
这一系列问题,都将在本篇中阐述。作者陈玮,泰普洛业务合伙人,现为北大汇丰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北大汇丰创新创业中心主任,曾任滴滴出行高级副总裁、万科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人力资源官、Hay Group大中华区总裁等职。
 
之前我们推送过几篇陈玮老师的文章,广受读者好评。在从中国智慧和西方模型,看领导力的修炼,陈老师从洞见现实、中国智慧、西方模型三个方面,谈到了创业者和领导者的进化与修炼;在领导力修炼的三个维度:认知、情商和哲学中,他从方法论上分享:创业者和领导者如何持续升级和进化,并用“陈三角”模型来具体解释。
 
而本篇,适合每一位追求个人成长和有意义人生的朋友,细细品味阅读。以下enjoy:
 
小编提醒:文末有两重彩蛋
,千万不要错过…
 
| 全文共计6505字,预计6-7分钟 |
 
 1、人要全面成长,为何需要不断精进?
 
“意识层级”这一模型,是一位医生加学者的David Hawkins提出来的。他根据研究和观察,把人所感受到的意识分成等级并打上分数。(具体可参考下图)

 
开悟是700到1000分的人达到的境界。那么谁是真正开悟者呢,可以想象真正的开悟者在人群中是很少的,作者也说他一生很少看到真正的开悟者。
 
借用孔子的说法,我想真正的开悟者至少要达到“60而耳顺、70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而对我们大部分人的一生来说,都是在正能量和负能量的交织中展开,并向前推进的。
 
能量自测的小游戏
 
从意识层级这一模型来看,200分以下很多的情感或意识,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200分以上的情感或意识的产生,主要是开始去关注周围的世界和人。
 
如何让我们用这个框架来,对自己的过去作一个盘点?你可以画一个四象限的图,横坐标是生活和工作两个维度,纵坐标是高分和低分,以200分为界。
 
在生活和工作两个维度,常常出现了哪些200分以上或以下的意识或情感,建议你花几分钟时间很诚实地写下来。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好几个场合,包括有公司的高管群体,商学院的资深学员群体等等,让大家做这样的一个练习。
 
发现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是有不少正能量的,比如喜悦、主动、宽容、淡定等等;但也出现了不少负能量的意识,比如愤怒、内疚和恐惧。
 
很多的内疚是对家人的,这点大家很容易产生共鸣。我们觉得自己工作时间太长,整天不回家吃饭,没有时间陪父母和孩子等等。因为压力大,即使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候,也不是很用心,一起相处的时间质量并不高。
 
这些都是当今中国的大问题,好像是成功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有些事情的代价,是延迟到来的,有一天会来找我们的麻烦的。
 
工作中的常见负能量
 
有一个是愤怒,为什么愤怒?有人说是因为有猪一样的队友,而不是神一样的队友,所以我们觉得很愤怒,控制不住自己。
 
另外一个是恐惧,不少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到恐惧。当然负面情绪,包括愤怒和恐惧,也可以产生能量和动力,产生爆发力推动事情往前走。



长期来看,负面情绪不仅伤身体,而且也会阻碍自己和团队的创造力。



关于能量层级的更多内容,之前在影响领导力的本质:能量层级 一文中,我们也有详细介绍,欢迎回顾。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时常都会做这样的事,比如立个flag;但研究发现,88%的决心,比如瘦身、多读书、戒烟等等,都是做不到的;而其实写这些决心的人,大概有52%的人,在开始做年度规划和决心时,对于能否实现都是信心满满的。
 
既然如此,那我们还需要下决心、定目标吗?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要从哪些方面来实现决心呢?
 
在这里,我提出一个五大领域全面成长的框架:身体(physical)、认知(cognitive)、情感(emotional)、社交(social)、灵魂(spiritual)



 人生第一大精进:身体 
 
首先是身体上,你今天锻炼了吗?有多少人有运动习惯?每周运动3-4次,每次半个小时的。
 
我每次在公开演讲或公司内训中,都会问这个问题。通常我会看到大约有25%的人,表明他们已经有这个运动健身的习惯。一开始我觉得有些诧异,为什么在所谓的精英人群中,拥有运动习惯的人这么少。
 
但后来我也想明白了。我真正意识到运动健身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
 
其实,人的懒惰和惯性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我在哈佛的运动故事
 
2009年,我在哈佛商学院参加一个十周的高级管理课程(AMP)。我和另外7位同学住在一个大的套间里。我们每个人的房间都很小,刚够放一张书桌。
 
这种设计可能就是让我们不要宅在自己的房间里,而是走出房间来到客厅跟同学多交往。
 
刚去的几天,每天早上大概5点,都听到很多同学都出门了。有一天,在跟几个同学聊天的时候,有一个同学问我,Wayne,你不运动的吗?
 
我们这个组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新西兰、泰国、智利和印度的同学,我不好意思说我没有运动的习惯,怕丢了中国人的脸。我就说,我运动呀,这几天主要在倒时差,所以没运动。
 
之后我就每天很早起床,跟这些同学们一起去健身房。回国之后,我坚持了一阵,但慢慢又松懈了。一直到几年前加入万科。

 
万科被人称为“万科运动员有限公司”。上下都有运动健身的习惯。高管中就有好几个是跑马拉松的。从万科开始,我不仅加大了运动量,也开始习惯性地每周运动健身了。
 
最近,我在万科创始人王石的朋友圈里,看到他自拍的一张健身照。他在以色列的住所,满头大汗刚刚完成半小时的划船机训练,看起来速度很快。
 
他自己说每周五次划船机训练,再加每周两次的长跑或赛艇训练。运动量极大!
 
 
这张照片对我还是有影响的。我想接下来的决心应该是加大运动量,比如至少每周一次较为高强度的运动。
 
此外,我想要戒掉我在晚上吃太多零食的习惯,我当众宣布,我要戒掉这个习惯。大家知道当众宣布有什么好处吗?
 
研究发现,当众宣布一个目标的话,会让你更有可能达成这个目标。所以你以后如果有一个决心,也要当众宣布一下。
 
 人生第二大精进:认知 
 
全面发展的第二个方面是认知,我们还要不断地升级我们的认知能力。认知升级方面,可以包括技能、知识和思维方式等方面。
 
1.技能层面
 
很多人可能觉得技能训练有点小儿科,其实不是这样。这一点我也是从王石主席身上得到的启发。
 
有时在技能方面如果有一些突破的话,会把自己的人生,带到一个非常不一样的境界。
 
王石60岁去哈佛时,英语基本上不能开口的。但他去了哈佛剑桥之后,语言能力大涨,甚至可以用英文发表演讲。
 
英语这个技能的提升,到底给王石带来了什么呢?
 
掌握了语言这个技能,王石可以自如地成为WWF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董事,被当选为亚赛联的主席,与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一起讨论全球环境保护问题等。
 
英语这一技能的提升,让他在不一样的世界舞台上学习和成长,并发挥影响力。因此,千万不要低估了一项技能对认知升级的贡献。
 
2.知识层面
 
德鲁克先生曾说,他每三年都要学一个新的东西,每三个月要在一个领域的知识上下功夫;另外,查理芒格说脑子里面一定要装一百多个模型,这个模型可能来自生物学、量子力学,也可能来自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
 
他说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大大地扩展思维模式。这些道理我很早就知道,但是都没有照着做。知行合一其实最难。
 
所以我想2019年我的一个新年决心,就是遵照这两位大师的建议,围绕一两个主题深入钻研一下,我现在计划的一是创业理论研究,另外一个是脑神经科学。
 
 
3.思维模式
 
认知升级的第三个方面是思维模式。人,常常在思维模式方面有自己的惯性。
 
心理学家卡尼曼,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写了一本书叫《快思考和慢思考》,书里面讲到一个重要的概念,系统一思考和系统二思考。
 
系统一思考大部分是本能的直觉的,不太烧脑,不太需要消耗很多大脑的能量,好像是处于自动驾驶模式。
 
我发现我是系统一思考最好的实践者,我用很多本能和直觉来思考,当然我的直觉也不错。但是问题在哪里呢?系统一思考常常会受自己的错觉所影响,会被错觉带到沟里去。
 
而系统二思考虽然很烧脑,需要刻意努力,但有可能获得更多更广的神经链接,以产生更好的更入木三分的洞见。
 
我最近听麦肯锡的董事长在一个演讲中说,一个高层领导者每周至少要有两次,每次两个小时,一个人独处进行深度思考。可能只有一张纸一支笔,没有书没有微信地进行深度思考。


 
 人生第三大精进:情绪情感 
 
人是情感动物,情感的丰富性和波动性,为人生增添了很多色彩和美好!但是水能载舟又能覆舟。为情所困、为情所扰、为情所伤的例子,司空见惯、比比皆是。
 
因此我们在情绪和情感管理方面,要持续成长。情绪情感管理的最高境界,可能是王阳明所说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此心不动
 
此心不动是指轻易不会动到心,更不会伤到心。心平如镜、宁静致远。内心震荡的波幅不能太大,剧烈震荡的次数不能太多,而且不能持续时间太长。
 
但这样是否会心如止水、了无生气、缺乏能量呢?王阳明又补了一句,随机而动!

随机而动
 
机缘到来的时候,人的情绪情感可以排山倒海、汹涌澎湃、波澜起伏,产生的能量可以让人为之一惊。

但如何把握这个机缘呢?
 
这可能就需要智慧了。需要你热启动的时候,我们就要能兴奋起来,调动全身心的能量,去完成一件事情。
 
这让我想起一首诗:

上天啊,请赐予我平和的心,去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赐予我勇气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赐予我智慧,去分辨哪些可以改变哪些不可以。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很难,需要长期的努力,所以老子才会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在这里我可以分享几个小方法:

1.管控杏仁核劫持
 
杏仁核是大脑中的情感、情绪中枢,对人的生存很重要。人在危急的时刻,是来不及思考的,人的应急反应是不经过大脑的。这种应急反应,其实就是杏仁核被劫持。
 
应急反应可以使人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全身心能量,应对一个突发事件,这是它积极的一面。但它也会使人处于一种失控状态,比如突然勃然大怒,再比如沮丧。
 
怎么去管理这个杏仁体劫持?我们讲一些比较简单的方法:
 
第一个是深呼吸,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训练,对平复心情管理杏仁体劫持很有效;
 
另外一个小方法就是自我暗示,因为杏仁体劫持来得很快,据说只有六秒钟,所以你只要控制住这个非常短的时间,就可能避免进入失控状态。

 
2. 学会自嗨,主动寻找心流
 
心流是一种忘我的状态,一种身心灵都体验到美好的状态。
 
世界不是围绕你来转的,大部分人都需要围绕世界来转。自己要找到自嗨的方式,不断寻找可以刺激自己前行的精神鸦片。你如果不学会自嗨,不要期望别人每天给你灌鸡汤。
 
对很多人来说,一切事情都太难了,你需要不断地找到寻常生活中的小确幸,激励自己走下去,而且是富有创造力地走下去!
 
我们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会得到奥斯卡、格莱美、艾米、诺贝尔、普利策这些人生大奖;但人生中的小确幸,却随处可得。焚香、试茶、高卧、听雨、看山、钓鱼、尝酒,人生中的种种美妙小瞬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说实话,现世的挑战,对人情绪情感的要求太高了。没有足够的韧劲,是根本玩不下去的。
 
表面光鲜内心悲催的大有人在。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睡不好,感到焦虑和沮丧,甚至进入抑郁状态。
 
分享一下我是怎么自嗨
 
去年夏天,我作为观察员去剑桥大学上了一周的课。作为观察员,我一周下来基本没有讲话,把我憋得够呛。
 
在毕业晚宴上,我主动征得主持人的同意,站起来为大家唱了一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赢得满堂喝彩。
 
当然不是我唱得好,而是对于这群欧洲人来说,这种中国戏曲太独特了。我就此做了一把中国的文化使者,一下子分泌了好多多巴胺,感觉够爽!
 
3. 正念练习:活在当下
 
正念,也算是一种呼吸练习,让我们提高对自己意念的觉察和掌控。我们人的意念,是分分钟都在不断流动的;我们每天开小差、做白日梦的时间很多,而自己却常常没有意识和觉察。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思绪飘到了远方。
 
正念就是让我们聚焦当下、活在当下!

虽然正念在全世界很火,比如很多高科技大公司,像谷歌,正念练习好像是员工的标配。但其实,正念却是东方智慧。
 
礼记大学中,很早就提出“诚意、正心”之说。所谓“诚意”就是不装,心口如一;所谓“正心”,就是聚精会神活在当下,不要”听耳不闻、视而不见、食而不知其味“。
 
 
现在有大量研究,发现正念不仅可以让我们变得内心更平静,更能管控情绪失控的情况;正念还可以改善我们的睡眠,提升我们的记忆力、注意力甚至聪明程度。
 
 人生第四大精进:关系 
 
五大领域全面成长的第四个方面,是社会交往,与他人的关系。这一社会关系,包括了跟家人、跟同事、跟朋友、跟其他人的关系。
 
前面我们讲到的三个方面,身体、认知、情绪情感,好像都是关乎我们自己的,好像我们能够独善其身,这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部分。
 
但是,社会关系的质量,对于人生是很重要的。可以说,我们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我们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社会关系定义了我们的人生。
 
人生很多的快乐、幸福以及痛苦,都是我们的社会关系造成的。人的很多烦恼、甚至是精神和心理疾病,都是由社会关系问题触发的。
 
关系出了问题,首先要检讨自己
 
在中国人的智慧中,社会关系的好坏首先要归功于或归罪于自己。自己没搞好,社会关系也搞不好,首先不要怪别人。
 
因此,如果跟妻子、丈夫、孩子、老板、下属、同僚、朋友、合作伙伴和其他认识不认识的人,在关系上出了问题,先要检讨一下自己。而现实世界中,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社会交往方面的问题。


 
我们可以自己想一下,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三个关系是什么,现在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
 
如果某种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很高,但状态又很不好,那就需要重点关注解决了。这些问题通常也比较棘手,因此很多人会采取逃避和拖延的方式,把头埋在沙堆里面,眼不见心不烦。
 
确实,有些事情需要时间,拖一拖也许就会有转机。但当事人一定要觉察到这样做对我们身心的影响,我们常常需要因为逃避或拖延付出额外代价。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关系进行了一番审视,发现自己的所有关系都出现问题了,好像与所有人都拧巴了,好像整个世界都与他为敌,那首先要想的是自己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

 
接纳了自己,才能接纳这个世界
 
与世界不能和解,首先是因为我们与自己不能和解。因此,我们就需要沉思一下,我在什么地方无法接纳自己,为什么不能接纳。我们接纳了自己,才能开始接纳这个世界。
 
我们要在社会关系领域持续成长,也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宏观方法就是策略思考,经常性审视自己社会关系的特点和演变过程,并主动引导各种社交关系的走向。
 
每个人主动构筑或被动形成的关系网的差异,是很大的。每个人自己所处的关系网就像一个小宇宙,自己可能要常常自问自答一番,我的小宇宙变得更活跃、更多元化、对每个节点更有价值了吗?
 
同时,每个人又都是别人的关系网中的一个节点,是整个大宇宙中的一份子,作为大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你对整个网络、整个大宇宙更加有价值呢还是相反?这些都需要常常审视。
 
从微观来说,就是要分析每个重要社会关系的质量和走向。
 
举例来说,与自己老板之间的关系。
 
我们常常说要管理好自己的老板,连德鲁克都专门写了“管理你的老板”的文章,可见管理与老板之间的关系,其实是重要的管理问题,直接影响我们成功与否、成长与否、快乐与否。
 
在宏观上,要经常审视一下与老板的关系,多自问一下:
 
- 我知道让老板晚上睡不着觉的事情吗?
- 知道他未来三个月三项优先级最高的工作吗?
- 知道他获得信息的偏好吗?比如说他喜欢当面说还是微信沟通就好?
- 我俩互相信任吗?
- 我们的亲密程度够吗?
- 我能给他带来独特价值吗?
- 未来,我们的关系应该发生怎样的变化,我需要做什么?
……
 
总而言之,人生中那些重要的社会关系,不管是夫妻之间还是跟老板的关系,都能独立成为一门学问。
 
在微观层面,我觉得社会关系领域的持续成长,要把握三点:
 
1.提升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在认知上能善解人意,在情感上可以感同身受;就是能猜准别人的难言之隐,就是没有经历别人的经历,但拥有感受别人感受的能力。
 
要培养同理心,首先要学习倾听
 
我以前满脑子都是自己的事,脑子里塞的东西太多了,哪有耐心听别人说话,有时候人家没说几句就把人打断了。
 
现在我常常会努力克制自己,让人把话说完。



特别是产生了一个意识,听话听音,想想别人说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当然我现在还没有达到所有的话都很悦耳,都能听出弦外之音的境界,还需要不断修炼。
 
倾听这两个字,“倾”字用得特别好,前倾,好像是指一种身体姿势,我们身体前倾,聚精会神地听别人讲;但其实真正重要的不只是身体上的前倾,而是心灵上的前倾,在心灵上的投入。
 
西方人称之为Active Listening,积极聆听,说的也是类似的意思。
 
在倾听的时候,还需要注意观察。这是同理心中非常重要的技能。



人的肢体语言透露出大部分的信号。语言可以骗人,不开心说成开心,不愿干说成很想干,但身体语言却不太会骗人。
 
同理心这种素质中,比较高的层级,是接纳多元化。
 
大千世界五花八门,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儿没有。要在哲学上接受多样性,知道多样性特别是人的多样性,造就了世界之美,人类之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未来世界的特点。
 
当然,多样性是把双刃剑,它带来了世界的丰富,促进了创新,但也增加了很多管理复杂性和成本。
 
这是为什么很多领导者不喜欢多样性的原因。但在创新的年代,未来的领导者,必需接纳多样性、享受多样性、拥抱多样性,并在多样性中成长并灿烂。
 
2. 主动扩展,主动进攻
 
社会关系是需要经营和建设的。但我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差。虽然因为工作关系我也认识不少人,但总体来说比较被动,俗话说很宅。
 
村上春树说得好,“感情,不联系就会淡,不珍惜就会散。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不只是看山看水看风景,还要多与人联接,体验不同的思想和个性之美!”
 
以后我想在社会关系建设方面,多一点主动扩展,主要通过启动一个创业者研究,一个较大规模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去联接以前没有联接过的人。
 
3. 遵循互惠原则
 
现实来说,单方面付出或索取都是不可持续的。沃顿商学院著名组织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对于人们是如何付出和索取的行为进行了研究。他发现:
 
- 大约有19%的人是纯粹的索取者,他们遇到人就想“他可以帮我什么?我可以从他身上得到什么?”;
 
- 大约有25%的人是给与者,他们会问“我能帮你做什么”;
 
- 有56%的人是所谓互利者,你帮我一些我帮你一些。
 
格兰特的研究发现:
 
完全的输家是那些过度的给与者。因为他们慷慨地给与别人帮助,但反而使自己焦头烂额,无暇顾及自己的事情。
 
但好消息是最成功的,也是那些把握分寸的给与者,他们总是能够恰到好处地给人以帮助,最后自己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我想整个社会和各类组织都需要建立互惠互利的文化,我帮你你帮我,不让雷锋吃亏。对于那些只求索取,不思回报的小人,我们也就只能点到为止,甚至敬而远之了。
 
 人生第五大精进:精神 
 
有个词叫灵修,是否就是指灵性上的修炼。为什么要在精神上、灵性上不断修炼、持续成长?
 
人作为高级的有灵性的动物,有时会问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这确实就像北大保安问的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为什么而活”。很多人一辈子都不问这个问题,问了但找不到答案的也大有人在,大概只有少数人不仅问了还找到了答案。

 
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以我现在的想法来看,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生虽然没有意义,但我的人生我做主,我们能赋予自己的人生一定的意义。
 
一种底线思维就是:活着就是意义!但这个意义好像太普通了,一点也不性感。
 
有西方人提出来,Live,and let live,自己活,也让别人活。这句短句好像很有禅意。有些人只顾自己活着,自己活好,但不让别人活,或者不让别人活好。所以,“自己活,也让别人活”,就似乎已经是一个相当崇高的人生意义了。
 
另一个西方人说,Live,Love and Learn,这样就是3L的人生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爱、好好学”,这个听起来也不错啊!这好像是说,在我离开这个世界时,我可以这样说:我活过、我学过、我爱过!是否还应该加一个字:play,我玩过?



人生意义探讨之孔子篇



中国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肯定更早。孔子的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照孔子的说法来推测,他所设定的“人生意义”藏在三种状态中:
 
- 在持续学习中,不断有新的领悟,并且乐从中来;
 
- 你拥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会长途跋涉远道而来看你,他们爱你,你也爱他们;
 
- 成为君子,成为跟世界和解的君子,不管人家多么不理解你,你都能够保持平常心。
 
我们从孔子的另一段话中,似乎也可以揣摩出他为自己设定的人生意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孔子的话来看:
 
人生需要不断精进,每十年需要有一个大的势能的提升、境界的提升。持续修炼不断升级可能是人生的意义,最后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也就是心灵和行为获得完全的自由境界。


礼记大学中说的那段著名的话,也可以看成是中国古代圣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儒家的观点来看,为人在世的最高境界,可能就藏在这句话里了。
 
我把它翻译成以下几点:



研究万事万物、不断获得新知、不装——做自己、活在当下享受当下、不断修炼自我精进、搞好小家庭带好小团队、参与国家治理、共创大同世界。
 
人生意义探讨之王阳明篇



人生有什么意义?王阳明的临终遗言可能是最好的诠释了。临终前,据说他的弟子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他回答道: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也许对王阳明来说,在一个黑暗的社会里,能一辈子保持内心光明,做到问心无愧,就是实现了人生的目的。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是需要探索的,就像西方人所说的那样,soul searching,灵魂的探索。
 
有个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也是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维克多福兰克尔专门构建了一门学科,人生意义疗法,帮助人们寻找人生意义。
 
Fankle提出有人之所以能够从惨无人道的纳粹集中营生存下来,是因为这些人对未来有强烈的憧憬,同时拥有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感。
 
我曾经在课堂上问过不少同学,有谁想过、或者想清楚了自己的人生使命或意义,甚至把人生使命写下来的。结果发现这样的人还真是非常少。但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信仰基督教的人们常常说,God has a plan for me,上天对我是有计划有安排的,每个人自己要试图去探索出来这个安排是什么;
 
大教育家陶行知说,人生是为了一件大事而来,那每个人的这件大事又是什么;
 
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每个人的才能、潜能都会用在哪里。
 
这些探索,只能由我们每个人自己决定是否有价值,是否需要。最终,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只能由自己给出。
 
最后我想用我曾经服务过的Nike的两句话,结束今天的发言:
 
Just Do It,说干就干;There is no finish line,永远没有终点线,永无止境!
 
- 文章来源:笔记侠
- 后期编辑:泰普洛领导力 Ivana 



 

上一篇:优秀的HR,都成了业务部的好“闺蜜”!
下一篇:优秀的HR,都成了业务部的好“闺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