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洞见
郑云端:组织文化的本质是「激励」

 

 

| 前  言 |

 

海底捞的服务员,为什么总是那么贴心?
美团外卖的骑手,为什么总那么匆忙?
链家的经纪人,为什么那么努力?
华为的工程师,为什么总不下班?
万科的人均效能,为什么那么高?
……
 
这一切看得见的行为背后,反应的都是企业文化。有一个关于企业文化的段子:一位高管曾被问及企业文化是什么,他的回答很巧妙“我没法定义,但当我看到它时,我就会认出来。
 
 
本篇文章,会逐一探讨:
- 什么是企业文化?
- 为什么说文化的本质是激励?
- 如何从领导者、激励机制和互动机制去塑造文化?
本文作者郑云端,曾任贝壳找房CHO,华夏幸福副总裁、奇虎360公司高级副总裁、万科集团顾问等职。前不久,在JUMP大会上,郑云端老师发表了《你的职场是星辰大海——你,有没有被裁员的基因》的精彩演讲,他从8个恐惧开始讲起,最终给出多达26种药方。从各方反馈效果看,这碗鸡汤相当醉人,疗效显著,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职场指南。感兴趣的朋友,请戳下方视频回顾↓↓↓

| 小编提醒:文末有隐藏彩蛋…|
 

 

 

人才,让企业做“大”。

组织,让企业做“强”。

而文化,让企业做“长”。

 

文化,在众多成功企业家的追捧下,

迅速成为一门显学。

 

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的文化呢?

 

是墙上和会上的标语口号吗?

是老板和主管口中的鸡汤吗?

是本科教育和国学教育吗?

是朋友圈和微信群的宣示吗?

还是加班或喝酒,年会或团建吗?

……

 

 

如果对于文化的概念、内涵、外延,缺乏一致的理解,那么文化就成了组织里最为混杂不清的一个概念。

 

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掌握了组织的文化,都认为自己代表了组织的文化,都认为自己践行了组织的文化。很多公司,都成立了组织文化部(OC)。但是很可惜,文化停留在了标语、朋友圈、年会和公众号。


 

1. 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



文化,是组织的“群体心智模式”,是组织的“群体行为模式”。组织并不是由“目标”产生业绩,而是由“文化”产生业绩。

 

 

公司要达成业绩,但是在目标和业绩之间,组织要有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公司重视文化,是因为相信文化能帮助组织达成业绩,并持续达成业绩。

如果组织的群体心智模式、群体行为模式,能够高度一致,组织就能够“力出一孔”,就能够“聚焦”组织的目标,就能够“聚集”组织的资源和力量,就能够达成并持续达成目标。也就是华为经常说的,“聚集主力部队,对着一个城墙口持续冲锋”。

 

换句话说,如果组织内的每个员工,都从内心认可组织的目标,并且把自己所能影响的一切资源,无论是个体的体力、脑力、心力,还是组织的客户资源、财务资源、业务资源,都导向目标的达成,整个组织就会变成“矢量”组织,整个组织的力量,就会凝聚起来,直指目标。

 

那么如何在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形成“群体心智模式”和“群体行为模式”?
 

2. 文化的本质,是激励
 

激励,包括本能激励、负激励、正激励。对应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生存需求,对应本能激励,包括基本的薪酬、福利、行政保障……。

 

安全需求和归属需求,对应负激励,对应各类淘汰,包括绩效管理的末位淘汰,招聘的淘汰、晋升的淘汰……

 

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对应正激励,包括任用、晋升、荣誉称号、愿景、使命、价值观……

 

世界上所有成功的组织,无论是宗教、政府、大学、军队、公司,都是因为成功地激励了一个或者多个需求。比如:

 

阿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万科,“事业合伙人机制”。

华为,“以奋斗者为本”。

碧桂园,“成就共享”的跟投机制。

海底捞,“以客户满意度和师徒制”为驱动的激励体系。

链家,经纪人的“积分制度”。

……

这里面,既有高度竞争力的薪酬激励机制,又有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又有让组织热血沸腾为之持续奋斗的愿景。

 

3. 如何塑造文化
 

首先,领导者塑造文化

 

在«亮剑»中,有一段对话,描述独立团有一股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就是一种性格,通常和首任主官有关。他的性格强悍,这支部队就强悍,就嗷嗷叫,部队就有了灵魂。

 

领导者的远见和洞察,决定了组织的目的地和路径。

领导者对人的认知,决定了组织的长期能力和短期能力。

领导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决定了以上所有言行是否可信。

 

 

企业领导者如何提升对人的认知?我们强烈推荐您和您的核心团队,一起来完成CPI全面个性测试。CPI测量那些不容易被人观察和看到的、隐藏在冰山以下的个体内在本质,比如价值观、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等,帮助您快速认知自我和团队的核心优势,打造真正的组织能力。
 

 

其次,激励机制塑造文化

 

我儿子今年上四年级。我最近和他协商(命令), 能不能在大学之前停止打游戏。在此之前,我其实还是非常支持他玩游戏的,因为未来的世界可能越来越数字化以及游戏化。直到我发现,游戏的力量太大了,会影响他的学习。

 

游戏的力量来自于激励,而且是短周期、快激励。和来自学习的慢激励、长周期相比,游戏毫无悬念地碾压了学习。从游戏中获得激励,太容易了。

 

所谓激励,就是惩罚什么、奖励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全部人力资源机制,可以比喻为一个大型复杂现实的组织游戏机制。全部的人力资源体系,都是关于惩罚什么、奖励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所以,只有凝聚全部的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流程,形成一个一体的机制,导向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个价值观,做到“利出一孔“,才能形成“矢量组织”,才能“力出一孔”。

 

所以,只有组织文化部(OC),是无法塑造文化的。

 

最后,互动机制塑造文化

 

薪酬、晋升、任免,是强有力的激励机制。但是这些机制的不足,就是频率太低。而组织和个体对于激励的需求,是刚需、高频的。

 

要有效塑造文化,需要加强激励的维度、密度和强度,而不能仅仅依靠薪酬、晋升、任免。

 

例如绩效管理。

 

对于专业人员(非销售人员)的绩效管理,包括程序员的绩效管理,实际上是非常难以量化的。所以,专业人员的绩效管理,本质上就是价值观模型的管理,是心智模式和行为模式的管理。一个专业人员,只要符合或者不符合特定的心智模式和行为,就是优秀的或者落后的员工。

 

阿里的“六脉神剑”价值观模型,就是一个阿里员工的心智模型和行为模型。高度符合这个模型的员工,大概率会有高产出和高业绩。价值观模型是业绩的过程, 业绩是价值观模型的结果。所谓的定目标、追过程、拿结果,就是这个意思。

 

绩效管理,是一个互动的机制,而且是一个可以即时发生、周期性发生的机制。很多公司每个季度、半年、年度,进行价值观评价与反馈,实际上就是在增加激励的密度和强度。

 

反馈,就是激励

 

反馈,就是在传递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现实中,很多公司的管理者,只是做绩效考核。甚至很多流行的理论,把绩效管理简化成“分钱”。仔细观察一下华为和阿里的绩效管理,都是在一板一眼的做绩效反馈。

 

再有一个例子,就是一个公司的行政安排。公司的行政安排,通常非常明显的告知了组织里的每一个成员,公司里的权力距离是什么。

 

例如,高管聚集在特定的楼层,有特定的电梯、车位、和餐厅。

 

例如,在会议的时候,高管有特定的座次。发言,有特定的顺序。

 

例如,按照级别的不同,员工被分配不同大小的座位、不同品牌的电脑。

 

以上,没有绝对的对错,取决于公司想要的心智模型和行为模型。

 

红军,在一段时间内,因为“官兵一致”和物资匮乏的原因,军官和士兵在服装上不能区隔,造成大规模作战时,士兵不能有效识别军官和接收命令。所以,需要执行力和自上而下的组织,可以加强层级的差异;需要创造力和自下而上的组织,可以加强扁平化。

 

行政安排,是以强度最高的方式,固化了公司的权力距离和反馈。

 

被忽略的行政管理

 

而通常大多数公司,领导者并不关注行政管理。很多行政的小伙伴,也在忙碌和琐碎中迷失了,找不到自己工作的目的、逻辑、和方法,甚至找不到自己的职业生涯。

 

关于各个专业的文章汗牛充栋,搜索一下关于行政管理的文章寥寥无几。作为公司的CHO,我一般会主动要求负责行政管理。因为行政管理和公司的文化以及员工的士气息息相关。

 

行政是文化 - 如果说愿景、使命、价值观,是一个公司文化的软装。那么,一个公司的办公区,就是这个公司文化的硬装。硬装是软装的载体,反过来会影响软装。

 

行政该如何做?成功的标准又是如何?请期待下篇《行政的本质,是效率》

 

郑云端:著名人力资源专家,曾任贝壳找房CHO、华夏幸福副总裁、奇虎360公司高级副总裁、万科集团顾问等职。

 

| 版权说明 |

- 文章素材来源:一撇捺(ID:yipiena)

- 后期内容编辑:泰普洛领导力 Ivana

上一篇:领导者的战略思维,从毫无保留地「认知自我」开始
下一篇:孙振耀:「组织红利」与「人才选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