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洞见
孙振耀:「组织红利」与「人才选用力」

 

 

| 前  言 |

 
 
- 为什么说中国企业需要的是「有质量的增长」?
- 卓越运营增长的红利,为什么是未来企业唯一可控的红利?
- 什么是团伙型管理?为什么很多企业还处于这个阶段?
- 为什么说从团伙到高效组织,需要认知从“老板的公司”转变为“公司的老板”
- 为什么说所有组织发展的前提,都是人的问题?
- 拉姆查兰的《才经》对我们发展人才有哪些借鉴意义?
- 如何解决空降高管“阵亡率高”的难题?
 
以上问题,都将在本篇中一一作答。作者为领教工坊—及优学院联席董事长、惠普(HP)前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孙振耀,内容节选自领教工坊私董会上题为“组织红利”的精彩分享
 
| 小编提醒:文末有隐藏彩蛋…|
 
 

 

 

这几年,我一直呼吁企业家要职业化,因为我看到中国企业的发展速度,虽然比海外企业快很多,但存活率相对来说不是很高。

 

我们认为,成就高绩效组织,是成就美好企业的先决条件。高绩效组织的背后是TMT(Top Management Team)高层管理团队的卓越领导力,而TMT的卓越领导力背后,是企业家的认知、动力和行为。

 

企业家就是发动机,你们的动力如果减弱了,企业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

1.中国企业的组织红利期

 

为什么企业需要“有质量的增长”?

 

回到组织能力的问题。我认为企业经营最重要的核心是增长,而且是有质量的增长。

 

过去的粗放式增长,对企业效益没有那么重视。国内有一种氛围,就是先做大再做强,可问题是:做大以后,是不是真的能够做强?国外的企业,逻辑是倒过来的,是先做强再做大。

 

即使在粗放的管理环境下,由于政策、资源、人口等原因,我们依然有太多好机会,但机会稍纵即逝,如果不尽快采取行动,可能就错过了。

 

但现在为什么要谈“有质量的增长”?过去,我们都在享受总体经济增长的红利,改革开放40年,最辉煌的就是近20年,民企真正的发展也是这近20年。

 

最近几年,像拼多多、阿里巴巴、京东、滴滴等国内企业,很多都是商业模式上的发展。但是这些红利,未来可能都会慢慢丧失优势。

 

卓越运营增长的红利,是未来企业唯一可控的红利

 

我们都知道基督教经常要做祷告。有一次,我看到了一段祈祷,觉得特别好:

 

主啊,请赐给我能力,做好我可以控制的事情;

 

主啊,请赐给我心态,接受我不能控制的事情;

 

主啊,请赐给我智慧,分辨这两件事情。

 

很多人的一生,都把时间花在了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上,然而自己能控制的事情却没能做好。分辨这两件事情只有一个方法,就是——不断地学习。把你做不好的事情做好,你就可以控制了。

 

做企业也是一样,不管大环境怎么变化,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靠我们的运营,获得继续增长的红利。
 

 

2. 驱动企业持续增长的三驾马车

 

中国企业要从“团伙型的管理”,变成有结构、有流程的管理。

 

你的企业是“团伙型管理”吗?

 

很多人认为,在公司人数较少时,应该采取团伙型管理。这样行不行呢?

 

最近,我去一家企业演讲,这是一家上市公司,120个销售,我观察他们怎么开会。

 

他们每个月开一次例会,例会只谈两件事:你达标了没有?达标之后奖金怎么分?

 

我们对“团伙”的定义是抢钱和分钱,你认为这家企业是团伙还是组织?

 

一家企业,如果不谈过程,只谈结果、只谈利益,不管规模多大,都只是处于团伙型管理的阶段。

 

企业增长的“三驾马车”

 

企业要增长,有三个因素驱动,我们称之为“三驾马车”。

 

第一,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必须要正确,最怕你努力一辈子,商业模式却最后被淘汰了。

 

第二,竞争战略。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战略是有时间段的,在什么样的时间就要做什么样的事;做企业家,处理的是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中决定企业该做什么事。

 

第三,组织能力。不管你做了什么决策,都要靠组织能力落地。有时候,一个一般的决策,依靠非常强大的组织能力,也可能变成一个好决策;一个非常英明的决策,如果组织能力不行,它就毁掉了。

 

所以,我们要在组织能力和管理机制上不断地进步。
 

 

3. 从「老板的公司」到「公司的老板」

 

管理机制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分工分层,一个是合作。

 

随着组织越来越大,分工会越分越细;分工就产生了合作的问题,从而对文化、计划、制度、流程严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两方面要齐头并进,让企业一步步从“团伙利益密集型发展”到“组织机制密集型发展”。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往往制度是老板建立的,但第一个破坏制度的也是老板?这其中最重要的认知改变,是要从“老板的公司”转变为“公司的老板”。

 

 

认知从“老板的公司”转变为“公司的老板”,有两个挑战。


挑战一:能否打造TMT?

 

如果没有一个TMT(高层管理团队),你就很难做成公司的老板,因为你不在公司就不行;如果你认真对待TMT,它将在某方面成为你的助力,同时也是你的约束力。

 

挑战二:能否提升组织能力?

 

公司规模扩大,会带来成本下降,但是组织管理的复杂度会提升,造成人力成本的上升。比如有的老板抱怨,天天谈管理,用了一大堆高管,工资成本却大幅上升。

 

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你的组织能力弱,所以你的企业规模可能就停在一定规模带来的效益。这个效益,早晚会被你组织能力的成本吃掉。

 

但如果你的组织能力强,你的收益增长速度,就会远高于组织能力成本的增加速度,企业就会越做越大。
 

 

4. 领导力修炼的5维度

 

TMT(高层管理团队)的卓越领导力背后,是企业家的领导力。

 

领导力的修炼,主要有5个方面:业务洞察力、辨识决策力、专注意志力、人才选用力、组织发展力。

 

哪个最难?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时,成本的效益会被组织管理的复杂度消耗掉,所以人们可能认为组织发展力是最难修炼的。

 

但是,所有组织发展的前提,都是人的问题,所以「人才选用力」才是最难的。

 

 

 

2000年,我坐上中国惠普总裁位置后,在思考一个问题:总裁这个位置,最需要关注什么事?结果,我找到了一篇拉姆查兰1999年在《财富》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CEO为什么失败》

 

他研究了美国十多位知名企业CEO失败的原因,最终发现不是因为战略,也不是因为执行的问题,而是用人的问题。

 

我常用飞机发动机比喻用人观念,航空工业最大的问题是发动机的问题,而发动机最大的问题是材料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发动机做不好呢,就是材料不如别人。我的观点是,人才是企业的关键材料。

 

我们有个统计数字,大家可以看到,优秀员工和绩效差的员工在生产力方面的差异:

 

假设平均水平员工的生产力是100%,基层员工里,最优秀员工的生产力大概是平均水平员工的1.5倍,但是在高层,就是2.27倍。

 

基层员工里,最差员工的生产力还有平均水平的50%,但在高层员工里,最差的员工根本就无法达成任务。

 

可见,越是选择高管,用人越要慎重,打造TMT绝对不能授权他人,人绝对要自己挑。所以,我们现在谈谈人才的选用力。

 

谈及人才选用力,我推荐《才经》这本书,这是给老板看的书,作者是全世界非常有名的猎头公司亿康先达的合伙人。

 

他一辈子帮别人猎头,寻才选才育才用才,我自己的经验跟书里的经验非常契合,以下的一些内容也是书中提及的。

 

我一直强调,要关注引领性的指标,在人才上,也是如此。人是问题的源头,也是解决问题的答案。

 

我在惠普公司最大的成就,不是我的业绩,而是通过惠普商学院培养了一批人。惠普商学院对外叫商学院,对内就是领导力培训中心。

 

我计算过,比如我一年要增长70%业绩,那我就知道了我要加多少人,每十个人要加一个经理,我就知道了每年要培养多少个经理,培养一个经理需要一年半的时间,之后倒推就可以了。

 

所以3年战略,本来这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就变成重要很紧急的事情,我需要很早就开始启动人才培训计划,才能支撑70%的增长。
 

 

5. 选材标准+评估人才+融合人才

 

关于管理人才,《才经》总结了6点:何时需要改变,考核哪些指标,从哪里发现人才,如何评估人才,如何吸引和激励人才,如何融入人才。

 

今天主要谈三方面:选才标准,评估人才,融合人才。

 

1.选才标准

 

选才标准我列了7个因素,有4个是门槛条件,有3个是潜力条件。什么是门槛,就是过了门槛就可以了,再高收益也不大。

 

比如说经验,门槛是100分,那过了100分就可以了,150分也没太多作用,因为边际效益降低了。智商、价值观、与你的领导风格的适配性也一样。

 

下面是3个潜力条件:动机、能力特征和情商。潜力条件决定这个人进公司以后能不能有发展。下面我挑其中几点来谈。

 

① 决策风格适配性

 

这是哈佛商学院的一个研究,研究了2000位CEO,总结出老板有这5种决策风格及应对方式。

 

  • 应对魅力型的老板要简洁;

  • 应对思考性的老板要给数据;

  • 应对怀疑型的老板要建立信任关系;

  • 应对追随型的老板要给他很多案例参考;

  • 应对控制性的老板要注意细节。

 

 

你要训练你的高管如何应对你,首先你要反求诸己。可能一个老板不只有一种风格,但你要知道你自己主要是什么风格,你要让高管知道,如果要说服你,需要用什么样的应对方式。

 

因为有时候高管有非常好的想法,只因为他的风格跟你不匹配,所以想法不被采纳,所以在选人的时候要了解自己的风格。

 

② 能力特征组合

 

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你要知道每个岗位需要的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一般来说,业绩导向、团队领导力、协作和影响力、战略导向是高管最需要具备的四个基本能力。财务导向、变革领导力、组织发展力、市场洞察力和客户影响力,根据不同条件的需要而适配。

 

③ 情商

 

什么叫情商?情商就是知道自己的情绪,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的情绪和影响他人的情绪。

 

大多数老板选人时一般是没有考虑过情商的,也更没有做过情商测评。有一句话是说,“因为你的能力被聘用,因为你的情商被开除。”

 

你们有没有这样的高管,情商特别差,总是跟其他人闹矛盾。高管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能影响他人,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好,怎么影响他人。

高管猎头公司有一些数据,分享给大家。上面有4种候选高管,知道最后挑的是谁吗?是D,为什么呢?

 

因为专业是可以培养的,现在部门正在面临重大变革,所以能够影响团队,情商是非常重要的,而智商够门槛条件就可以了。

 

3年后发现,结果果然是正确的,D存活的很好。根据猎头公司的经验,在情商、智商和经验三个方面来考虑,情商+经验高的高管是存活率最高的。

 

选才要素中的七个门槛和潜力条件,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评估它们,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如何评估人才。

 

2.评估人才

 

评估人才为什么这么重要?从投资回报的角度,在寻访人才费用、聘用候选人成本、候选人数量和评估质量中,提高自己的评估质量是回报率最高的选择。

 

首先是选择选择者,就是挑选决策团队的成员;然后评估简历,采用测评,结构化面试。

 

什么叫结构化面试?是根据你要的能力特征,决定你问什么问题。

 

一般的面试都是非结构化的,坐下想聊什么就聊什么。你的人力资源总监或者第三方公司,应该帮你设计一套根据能力特征应该问的问题。之后是第三方的调查与协助,恪守原则,当初定了标准就按标准做决定,不要人情用事。

 

我们拿选才要素中的“相关经验”举个例子。你认为他有类似工作经验就一定会达到工作绩效吗?并不是。

 

向内,你必须要从需要的绩效里,评估出这个工作需要什么岗位,需要的能力是什么,然后向外评估他过去的经验有什么能力特征,最后比较是否匹配,才能判断他是否为合适的候选人。
 

3.如何融合人才

 

中国有个非正式的调查,外企高管加入民企,阵亡率接近90%。把一棵树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什么都不做,它会活吗?概率本来就很低,问题是你需要做什么事。

 

当你的人才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速度,一定会面临从外面找人的问题。而从外面找人会面临很多问题,外聘高管是被人拿放大镜观察的,我们管它叫七宗罪。

 

在这里面老板需要做什么?企业一把手需要把空降高管扶上马,送一程。具体如何做呢?这里有9条建议:

 

第一,你们要设定清晰的目标和期望。特别是优先顺序跟时间点,不要给空降高管一个模糊的期望。

 

第二,帮空降高管安排一位有影响力的内部支持者。要不就是你自己,要不就是一个核心干部,帮他撑腰。

 

这里,我要对高管说一句:“如果你是要去应聘的高管,如果一家公司找你去的人不是有影响力的人,千万不要加入这家公司。”

 

第三,你要跟空降高管一起至少6个月。共同参与决策,带他度过这段时间,不能不管不顾。

 

第四,帮空降高管与关键人物建立关系。在这方面,有一家公司还有专门的社交补贴,用于给空降高管吃饭喝酒拉关系。

 

第五,帮助空降高管协调一开始的跨部门障碍。很多空降高管刚进去,搞不清楚各部门的关系,你不能放任他,特别是前面第一年的时间,要帮他排除这些障碍。

 

第六,帮助空降高管回顾公司历史、使命、愿景和企业文化,这是必须要做的。

 

第七,帮助空降高管排除老干部的障碍,有谁反对他,你要帮他排除。

 

第八,持续的评估和反馈。我们一般做评估和反馈,一年做一次,而对于空降高管,要三个月做一次,并且持续至少6个月到1年。

 

第九,与融入过程结合的薪酬体系(阶段性)。一般是一年的时间,要根据融入的情况给他激励。

 

一个高管融入时间一般至少要3年,因为掌握情况,建立信任,设定期望,获得影响力,需要时间是必然的。


 

| 版权说明 |

- 文章素材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讲者:孙振耀

- 后期内容编辑:泰普洛领导力 Ivana

-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发布者

上一篇:郑云端:组织文化的本质是「激励」
下一篇:15位大师谈「领导力的8项核心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