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洞见
TEDx指导专家、CEO演讲教练戴晓雪谈「成功演讲10条法则」

- 编者按 -

戴晓雪博士,CEO演讲教练,服务多家头部企业CEO和高管;曾于美国哈佛大学任教多年,每年都荣获哈佛授予的优秀教学奖;同时为《财富》杂志特约专栏作家,发表专栏文章70余篇;她还是TEDx特邀指导专家。

本期,泰普洛领导力萃取了戴博士在《财富》专栏文章的部分精华,总结为让演讲成功的10条法则。更多关于戴博士在演讲领域的研究和心得,请查阅财富杂志专栏阅读。
图片结尾处有彩蛋,请看到最后…

以下敬请enjoy:

| 全文共计5624字,预计6-8分钟 |



法则1
演讲,请用“三点式”

说事儿用“三点”,此法古已有之,并沿用至今。“三点式”,在演讲方面同样适用。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有逻辑三段论,古典名剧由三幕构成,政治家等也能熟练地用“三点式”来销售理念。

人们在总结商界领袖乔布斯演讲秘笈时,发现乔氏“永远只有三部分”。即便你的产品有N个优点,只要找出和强调最重要的三点,其他的几乎可以一带而过。

因为无论你讲多少个优点,别人一般只能记住三个;不如把这三个讲好,让大家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3”,也是最适合用来推动观点的数字,它既是人们最容易接受或享受的心理数据,也是人们忍耐的极限。无论你有多少条内容,最好列出清单,再对所有要点进行归类,去粗取精,形成你发言的三点纲要。

“三点式”并非单纯用1、2、3或“首先、其次、最后”,还可用逻辑、形象的关联词连缀。

用“三点式”能减轻演讲者“突然”上台时的紧张和不适,并在情急之中抓住由头,迅速组合,使凌乱的语言变得有条理和顺畅起来,让演讲彰显份量、赚到人气,甚至达到影响他人、左右全局的效果。




 
法则2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成了演讲者的天敌。假如没有一个好的开头,可能等你讲完了,听众还没有抬头看你一眼,那还真是个悲剧。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绝对是一句老掉牙的话。但在演讲中,假如不把这句老话当回事儿,难免一上场就“砸锅”。

大部分演讲的开头,总是被那些陈词滥调拖入冷场。我在给企业家上演讲课时,常常发现他们刚开始演练,就急着拿出那些惯用的“我没什么要讲的,只因为……”,“我不是很会演讲,可是……”之类的“客套话”,而且都用得非常自然娴熟。

还有一种“履历式”的错误开场。人们喜欢把自己的学历、经历和公司发展史等迫不及待地抢先表白,比如:

“我叫李XX,我在2004年创立了XX公司,为公司董事长。目前企业为汽车加工设计领域里创新和领先企业,年产值近XX亿......”

这是一位打算参加企业家环保组织理事竞选者的原始讲稿。没想到在竞选那天,竟有三分之一的候选人,也都用了这样的开场白,结果这些人全部落选。

设计开场白需要有点创意。我们可以预先考虑两到三个开场白,然后挑选最有可能让听众产生兴趣的那个。





 

法则3
用口号,更容易被铭记


口号容易被铭记,就能推动广泛传播。如果你能娴熟地把“观点”精练成口号,或许你已经踏入了高级演讲者的行列。

借助口号,给演讲内容抛光、打磨、提气,老练的演讲者似乎都深谙此道。假如按照人气来排列,段位最高的恐怕要算是马丁·路德·金了。

1963年8月28日,他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的著名演讲,对美国及世界产生了久远的影响。这篇演讲被译成多国文字,也被编入中国的高中语文教材。提到这位民权运动领袖的名字,人们的记忆里几乎会同步蹦出“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美国总统奥巴马把马丁·路德·金的梦演绎到了极致,从“奴隶到将军”(总统),远远超出了马丁·路德·金马当初的期望值。

奥巴马在演讲中也继承了前辈的“基因”,善用口号鼓舞民众。几乎每个美国人都能随口说出下面的一句:“是的,我们能”、“希望和变革”、“这是我们的时刻”。

奥巴马重复使用这些口号,把观点深深刻进听众的脑海里。

著名的TED演讲,为传播经典口号,还设立了专门网站,收集并且发布了2,000多条演讲者精彩独特的口号。TED网站寻找口号的目的,是想把它作为视屏标题,吸引更多的人点击和观看。

我经常建议客户把观点整理成口号,并使它合辙押韵、优美对仗,具有音乐性。口号容易被铭记,就能推动广泛传播。

比如:“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义务献血),“人类失去联想,未来将会怎样”(联想)。即便在企业内部做演讲,道理也一样。

如果能娴熟地把观点精练成口号,或许就已经踏入了高级演讲者的行列。

肯尼迪曾说:“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特蕾莎修女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口号锵锵,给人力量。



法则4
做调动听众情绪的高手


铺地毯似的演讲,很难激起听众的情绪。

上台演讲前,最好预览一下演讲内容,查看自身演讲中有没有带动听众情绪的引爆点?如果能做到下面一二点,你的演讲一定会精彩。

1. 调动快乐的情绪

演讲中如果时而插入有趣的话题,使上一点幽默感,外加面部表情、手势等戏剧化的夸张,会进一步带动听众的情绪。当然也不必太刻意,有些时候准备的某个素材,并不一定会对所有听众起到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多埋几个引爆点。

2. 调动悲伤的情绪

相声演员带着大家笑是天职,带着大家哭却并不多见。搭档孙越在岳云鹏唱家书之前,有一句铺垫的台词,点出了要害:“不在于词,在于情绪。”而岳云鹏唱的家书,是最常见的内容、极普通的文字,但他还是把大家调动得眼泪汪汪。

一些成功的演讲者,都是这样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去研究他所要影响的人,就像那些商品生产者潜心研究市场一样。

3. 调动愤怒的情绪

澳大利亚励志青年尼克•胡哲,出生时没手没脚,一直饱受同学的歧视和凌辱。10岁时,他曾经三次尝试在浴缸里淹死自己。最后他历经艰辛,做到了健全人才能做到的事情,甚至做得更好。

胡哲这样描述在遭受欺辱后的心路历程,他边说边把身体一步一步艰难地移到讲台边缘:
我朝这方向走,心里说着“没有人喜欢你,你将一事无成,没有人愿意跟你结婚等等。”你想过自己会推倒别人吗?你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厌生,你就是导致他们倒下的原因之一……

一时激起了学生对校园“凌辱”行为的厌恶和愤怒的情绪,同时也察觉到自己曾经的不当行为对别人的伤害。他的话激起了听众的强烈共鸣,唤醒和拯救了无数年轻人。

可以说,尼克·胡哲的演讲,堪称调动听众喜怒哀乐情绪的典范。他一会儿叫人笑,一会儿叫人哭,一会儿叫人怒,被称为“震撼全人类的演讲”,强烈推荐大家看一看。


尼克·胡哲

法则5
为你的讲话瘦身,挤掉水分,出干货


如果举手表决,估计喜欢短话的听众要占绝对多数,可偏偏爱讲长话的人很多,并且乐此不疲。为演讲瘦身,挤掉水分出干货尤为重要。

第8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发布了一个奇怪的规定——不许流泪,拿到小金人时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致谢无疑是在浪费听众的时间。奥斯卡组委会还“强硬”规定:获奖的明星大腕们发表感言必须长话短说,谁要是胆敢说得太长或者其他人想插嘴,就直接掐断他的话筒。

美国西雅图太平洋大学大脑中心主任、分子生物学家约翰·梅狄娜认为,大多数人对许多事物的关注时间最长为10分钟。当你要规划一次演讲和研究听众需求后,核心参照就是10分钟注意力法则,这样你就会比较清醒自己在做什么,就会关注听众是否一直在跟进,枯燥无味便会自行避开。

如何为你的演讲瘦身,挤掉水分,给出干货?下面有三点建议:

1. 心中设个“定时器”。先规定讲话时限,再以每分钟180字左右计算,保质保量,有话则短,无话则免,而不要把讲话像拉面一样往长里抻。

2. 一次一个主题。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演讲者不要企图一次解决许多问题,失败的演讲往往一次涉及面太多,以致重点被淹没。

3. 跟听众需求对接。要清空自我,放下身段,先了解你的听众,演讲才会像段位高超的棋手,没有废招,没有闲招,招招有力。



法则6
君子动口还动手


上台演讲,一般说来,既要动口也要动手,可手怎么动还是有讲究的。

有的演讲者从来不动手,危襟正“站”,中指紧贴裤缝,好像士兵列队;也有的两手死摁讲台,完全“剥夺”手的自由;有的则随意乱动,从开场到结尾,两手一直忙个不停,其“纯天然”的动作,让听众感到心烦意乱。

人们喜欢听乔布斯演讲,还包括欣赏他的手势。这位美国商界公认的演讲大师的手势和他的语言一样透露出权威、信心和能量,形成了他特有的表述方式。

乔布斯比一般演讲者用的手势更频繁些,他擅于利用手势加深听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使演讲获得成功。

手势多好还是少好?如果你在演讲方面还是一个新手,对如何驾驭手势的把握还不大的话,一般说来,手势少一些较为安全。

芝加哥大学的戴维·麦克尼尔博士(Dr. David McNeill),从1980年起就专门研究手势,他的研究表明,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理顺自己的思路。因为运用手势时,需要演讲者加倍集中注意力。

他还发现,受过训练、作风严谨、满怀信心的演讲家,善于运用手势来清晰地表达思想。

法则7
学会“自黑”,这大概算是幽默的最高境界


自黑的人是否特自信?答案恐怕是“YES”。成功的演讲者常常会巧妙地拿自己“开涮”,借此拉近与听众的距离,调动现场气氛,为自己获得“满堂彩”。

“自黑”大概算是幽默的最高境界了。美国第16届总统林肯的长相谁都不敢恭维,他本人也从不避讳。一次竞选时,对手道格拉斯与林肯辩论,指摘他说一套做一套,是个地地道道的两面派。

林肯回答说:“道格拉斯说我有两张脸,大家说说看,如果我有另一张脸的话,我能带着这张脸来见大家吗?”他的话逗得满堂爆笑,连道格拉斯也笑了。林肯嘲弄自己的短板,再引申发挥,这种尖锐而不刻薄的反击,显示出说话者的气度和智慧。

自黑实际上在暗示听众“其实我也不怎么样,别太把我当盘菜”。放下身段的自黑,能博得听众的认同感,让人觉得演讲者可亲可爱。



法则8
演讲,不仅用嘴,还要用眼


常常有人问,演讲的时候眼睛应该看哪里?是看着听众的头顶好,还是看着听众的眼睛好?是看着坐在前排的人,还是看着坐在后面的人?

我常常会跟教练对象和听众分享一个经验。当轮到演讲时,走上讲台,千万不要急于张口,先“老资格”地扫视一下距离自己三分之二远的听众,目光从左到右,再回到中间。在定神、定睛的同时,用你的微笑和眼神告诉他们“我对你们很感兴趣,我已经做好了和你分享的准备。”

这时,他们会安静下来。当演讲厅静下来时,听众反而会投入更多的关注力。假如你能够营造和把控这种寂静,就为自己能量的传输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要增加眼神交流的变化,还可以短暂地闭上眼睛。比如在回忆的时候,吉尔·泰勒(Jill Taylor)在TED演讲中的几个地方就很有效地使用了这个技巧,此招很灵光。

演讲,不仅用嘴,还要用眼。如果你不用眼睛看着听众,听众就会看他们的手机!



法则9
语速是一定要变化的,节奏感才能制造语言的感染力


研究表明,面对持赞同意见者,放慢语速的说服效果更好。同理,面对反对者,语速慢,听众就有时间想出反对理由,也不易被说服。所以,面对兴致不高的听众,不妨加快语速。

语速有无标准?常人说话语速为180~200字/分钟。2003年Macworld大会上,乔布斯站在舞台上,他的语速节奏富于变化,他的气场像旋涡一样有力,处处透出权威、信心和能量……

伟大的内容,如果表述不当,也会沦为平庸。

所以,语速是一定要变化的。太快或太慢的演讲语速同样具有催眠作用,会让人的大脑产生抑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设定演讲的速度,以极强的节奏感制造语言的感染力。

法则10
合理利用沉默的魔力


演讲中,刻意停顿的有效使用,将让沉着的台风赢得听众的加分。

演讲者以无声的“巨响”,开启了关于人生的讨论。假如你也知道这个秘诀,那么你上台后就不要急于演讲,有时至少可以沉默四五秒后再开口,演讲者需要具备这种定力。

翻开历史,大人物在演讲中也不乏常用此招。拿破仑每次发表重要战前动员时,都会刻意地静默四五十秒。甚至有人这样形容:在士兵眼中,每当他沉默一秒,就会长高一分,获得他们多一分的关注。

演讲中途,人们的注意力往往会逐渐下降,讲话者如果像拧开的水龙头,任凭话语流个不停,听众的注意力反而无法集中。突如其来的沉默,会让人们的心再次悬起来,他们可能会放下手机,重新竖起耳朵。

但是,驾驭“沉默”并不容易。

一位初出茅庐的演讲者往往不敢在演讲中运用沉默,担心听众以为自己忘了词,或者怕有人会打断自己的发言。其实任何人都不妨试一试:先预设暂停时间为十秒钟。

开始停两至三秒,听众可能以为你卡壳了;五秒钟过去后,他们开始意识到这暂停是故意的;十秒钟过去,听众会情不自禁地关注你,当你再次开口时,他们才意识到这一切原来都是你精心安排的,你实际上是一位自信老练的演讲者。

这种刻意的停顿,就像强大但难以操控的武器,用得好,你沉着的台风将赢得听众的加分。

《谈话的艺术》作者、心理学教授格瑞德·古德罗说:“沉默可以调节说话和听讲的节奏。沉默在谈话中的作用就相当于零在数学中的作用。尽管是‘零’,却很关键。没有沉默,一切交流都无法进行。”



事实上,几乎没有人天生就是演说家。即使是像丘吉尔、甘地这些公认的优秀演讲者,也都有过最初的紧张、尴尬和失落的演讲经历。

而演讲平庸者与顶尖高手之间的差别,就是看谁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演讲思维模型,同时进行长期的刻意练习,直至植入到心智模式,成为成功的习惯。

如果您也赞同戴博士分享的成功演讲法则,我们诚挚邀请您今晚锁定泰普洛领导力直播间,听戴博士现场分享成功演讲的关键。扫下方二维码,立即锁定直播间:


P.S. 留言区有赠书活动
欢迎大家参与图片

| 版权说明 |
- 图片来源:pexels,unsplash
- 内容编辑:泰普洛领导力Ivana张婷,实习生田园园对本文亦有贡献
- 如需转载,请加工作人员微信 qyj9612,备注“转载”,进转载群;后台回复“转载”,看转载详情


上一篇:长假特辑「时间蕴藏的力量」:泰普洛年度最受欢迎热文榜单
下一篇:公开课 | “洞察人心,专业识人”CPI认证赋能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