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洞见
行业 | 为什么很多培训没效果?9个避坑指南
松下幸之助曾说:“培训很贵,但不培训更贵”。



然而,培养人的费用,如何从“成本”,转化为撬动业务增长的“投资”,着实是各方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 为什么大部分管理培训的好评率低?

- 好的培训应该长成什么样?如何设计和实现?

- 为什么说培训解决的只能是共性问题?

- 究竟如何才能激发学员的投入度和行为转化?

- 如何理解培训界有不同流派,而客户只是想解决问题?



如果你是企业HR和培训负责人,我们强烈建议你精读并收藏本文;如果你是企业一把手和创始人,我们更建议你了解每个坑点!



如果你看到最后,也认同我们对培训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欢迎预约泰普洛领导力顾问,为您设计真正适合您企业的管理者提升和领导力发展方案。



让企业的每一笔学习成本,成为真正的“投资”!



敬请enjoy:

| 全文共计5050字,预计5-7分钟 |

前几天,一位企业家问我:“为什么管理培训好评率不高?大家感觉培训没有什么用,所以就没有积极性参加了。”



作为17年培训行业的老兵,我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与读者探讨。一般来看,管理培训的相关方,可以划分为:需求发起方、需求承接方、需求交付方。






下面,从三个方面,分享这些坑点


1. 需求发起方



管理培训的需求发起方,一般包括:赞助方(例如公司高层)、业务负责人、参训学员。



经常有业务部门吐槽,“我们业绩不好,都是培训没做好”。这个锅,到底能不能背?也有些公司每年有培训要办,有培训费要花。然而,一旦公司预算收紧,首先砍掉的就是培训经费。



我们不妨先思考一个问题:培训到底解决什么问题?创造什么价值?



我认为好的培训,应当是有助于弥补绩效差距、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一个销售团队业绩不好,距离期望的业绩还有差距,带来了培训需求。这样的培训才是刚需。


下一个问题来了,是不是销售业绩不好,通过培训都能解决了?



当然不是。



销售业绩不好,可能是市场行情不好、产品不对路、销售人员没有招对、薪酬激励制度不合理导致大家没有积极性等等。



而培训解决的,就是经典的ASK模型中谈到的,态度、知识、技能问题。



传递知识、训练技能,是培训主要解决的;在影响态度上,培训能够实现一部分。所以,销售业绩不好,如果发现原因是销售人员对销售的认知、思维不行,对产品知识不了解,方法技能不行,那么才是培训真正能够解决的问题。






此外,需求发出还有如下常见问题:



问题1:没有想清楚“谁来学”、“为什么来学”的问题



很多公司的业务同事,是为了支持培训部门工作,给面子,才“拨冗”来“出席”培训。有时候,是上级单位、上级领导安排,所以我来学习。



“我为什么要学这个”,这一点如果没有事前沟通好,学员自然没有学习动机。



有的公司把学习作为福利,学习内容不痛不痒、没有紧迫性,那么学员很可能没有学习动机。



有的公司把学习资源开放给大家,同时设立有挑战的工作目标。学员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可以自主选择,那么他们愿意来的,自然是有学习动机的。



例如,马上要当管理者了,或者刚当管理者踩坑了,自然想学一下初阶管理课程;马上要外派海外工作了,或者外派出去碰到难题了,肯定有动机学一下跨文化管理。


也有的公司把培训与晋升相联系,如果管理课程不过关,不能晋升为管理者,也不妨是一种方法。但前提是培训项目质量是过硬的。



因此,让培训主题与业务相关、与学员群体自身利益相关,有助于解决学习动机的问题。



误区2:对培训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我们往往习惯了,有问题请教老师,老师最好直接给我答案。而当老师不能给我答案时,我就觉得培训没有用。



记得我曾经作为项目经理,邀请一位地产相关政府部门的研究员去某地产公司讲课。企业学员提出一个问题,“老师,XX这块地,我们要不要拿?”老师告诉学员,“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

我也曾经目睹,一位广东的企业家,拿着几页纸的公司战略规划,请教一位知名战略管理老师,被老师打回来。


这两个案例,后面我们会从另外两方面做些探讨,这里我们先从学员方聊一聊。



我们可能习惯了“老师是权威”,“老师讲的都是对的”,而忽略了,其实“只有你最懂自己”。



前面谈到,其实培训主要提升的,是一个领域的知识、做一件事情的技能,和态度、认知。



因此,拿地、做战略需要必备的知识、信息、方法论,这是培训可以解决的。然而,具体到你怎么做,老师不可能比你更懂。培训讨论的是共性问题,而从共性到个性的“最后一公里”,只能靠自己走。



误区3:学员欠缺投入度



如果前两个问题没有解决,那么学员很有可能在培训过程中和培训结束后没有投入度。



管理培训需要课堂练习和课后行动。如果只是抱着“听听得了”的心态,课堂上没有积极地思考、空杯的心态,自然不会有太深的感悟,课后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尤其对于引导式培训,更需要学员在课前收集资料、充分准备,课上全情参与,才能得到高质量的产出。这类培训,如果学员一潭死水、油盐不进,那么老师真的也无力回天。



课上,完成了从不知道到知道;然而课后从知道到做到的部分,就只能靠学员自己了。



记得有一位学员在课后,不但撰写了很优质的工作OKR,还为自己的生活撰写了OKR,并坚持执行。这种投入度真的是凤毛麟角。“课上激动、课后不动”也是常态,大部分人还是回到惯性。



当然,如果业务需求刚性、项目痛点找得准、项目设计合理、学员群体圈得对,加上项目质量高又能触发学员,才容易激发学员的投入度和行动转化。






2.需求承接方



管理培训的需求承接方,一般包括企业内部的HR部门(HRD/人才发展/培训经理;HRBP/TD/LD),以及企业外部的培训/咨询机构的销售顾问。



我看到,需求承接环节的常见问题如下:



误区4:信息传递有误



首先,长链条带来信息传递问题。




从需求方(公司高层、业务负责人、学员)到培训师,中间的环节其实不少。在企业内部,往往有人力总监、人力经理、培训经理,或者有HRBP、人才发展。链条一长,自然难免信息传递缺失或有误。



记得我曾经有一个项目,从销售顾问那拿到的需求是2天OKR课程,后来聊了两轮HR会议,变成2天团队管理课程,再变成1天OKR课程+1天团队管理课程。

而第1天上课的时候,我见到CEO,拿着第二天的PPT问他,团队管理的内容中,哪些是重点?最后才明确真正的需求。


其次,信任不足带来信息传递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足,也是重要的因素。跟你熟悉,多说两句、聊点真话;跟你不熟,走走形式。



有多少企业的需求是,“今年要开展领导力发展项目”,然而到底为什么要做、现在哪里痛、有哪些症状表现、希望带来哪些改变,很多时候HR部门拿不到信息,就只能成为“接单员”、“传声筒”。







误区5:需求理解不深刻



表面问题往往不是真正的问题。




如果承接部门都是被动接需求,挖掘不深刻,就只能是被告知“买一盒感冒药”,然后去培训市场购买对应的课程。



记得曾经有一家在华的外企提出的培训需求,是跨文化沟通技能,因为中国人和老外高管沟通不畅。

然而,经过我们的多轮诊断后发现,他们的问题并不只是跨文化沟通技能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团队构成、分工、流程、绩效、领导力、语言等很多问题。

于是,最后设计了2天的“高绩效团队”引导工作坊,带领大家梳理团队问题,形成改进行动提案。


如果承接部门能够有顾问式诊断的能力,弄清楚对方“头痛”是“感冒”引起的,那么买“一盒感冒药”的需求,就能够明确“治病”。



反之,可能吃了“感冒药”,仍然治不了“头痛”的毛病,自然达不到好的培训效果。



另一方面,也会需要销售顾问和培训师,一起诊断和界定,客户要的某某课程,是不是“对症下药”。



误区6:项目设计不合理



首先,教学方式和目的不匹配。




前几天一个培训需求:



某地方的开发区,希望邀请某政府智库老师用半天的讲座,讲一下该开发区该如何发展。

看过前面文章的朋友可能会知道,这个设计可能是很难实现的。因为某政府智库的老师擅长的,往往是掌握更多信息,能看到某类开发区的趋势和案例。老师擅长讲座,让大家从不知道到知道。

而客户希望的,是如何做到。因此,如果要产出“该开发区如何发展”,在讲座之后,还应该加上引导式研讨,带领学员共创。


回到第一部分,地产公司是否拿地和广东企业战略规划如何做的案例,同样如此。应当在讲座“听课”后,加入研讨共创,才能对实际业务有帮助。



其次,“断点式的培训”。



前面谈到,人的改变往往需要环境,也需要时间。然而,没有几个企业有意愿和能力,在培训后续的跟进、辅导、教练方面投入资源。



从意愿上,上课的工作量是看得见的,上完课就完成任务了。



从能力上看,能够有影响力跟进业务同事们课后应用、并且从培训中发现其他问题(行为改变的配套机制,如学员的上级、薪酬激励制度、企业文化)并优化改善的HR,也着实不多。



大部分培训,只能以培训现场满意度为衡量方法,而忽略了学习层面和行为层面。






3.需求交付方



管理培训的需求交付方,这里包括大家常说的“培训”的交付老师,无论是讲师、培训师、教练还是引导师。



有学员觉得老师很多时候回答问题不能直击要害,而是“隔靴搔痒”、“隔山打牛”。



下面,我们从老师的角度聊一聊。其实,企业培训这一行,对老师的要求是与时俱进的。常见的问题有:



问题6:老师的深度广度不够,不能保持敏捷性



能花钱做培训的企业,往往都是有钱有品的公司。那么,如何能hold住优秀企业里面的优秀学员,必须要有学员没有的深度和广度,能够想到学员想不到的问题,能够看到学员看不到的视角。



那么,就需要老师能够有广博的信息、不同学科和跨领域的知识面、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客户的了解,以及从客户的业务视角出发的底层思考。



如果只是被认证几门标准课程,在客户越来越不缺获取知识机会的时代,不一定能够理解和回答客户的问题。



同时,做培训其实是一个“向外掏”的工作。一旦课程相对成熟,更多是复制、输出。项目多的时候,老师也难免缺乏“输入”的时间。



因此,保持对国际国内行业前沿的灵敏度,并不断边学习、边实践,才能有底气站在这个舞台。







问题7:很多老师的理论不能联系实际,无法引导学员现场分析和解决问题



前面谈到,老师掌握的是某一个领域的知识、方法论。然而,相比理论而言,实践是更加丰富的、具体的、前沿的。



在一次管理课程上,一位学员站起来说,“最近有个下属要离职,我怎么办?”那么,学员期望的,除了高大上的方法之外,还希望听到老师分享经验、最佳实践、常见坑点,或者给予一些思考的角度,最好直接“给我三招”才解渴。


如果老师有经验最好,可是如果老师恰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需要马上运用方法论,帮助学员做些分析。同时调动现场其他同学一起思考。



这就非常考验老师自己内化知识、运用方法,并现场分析问题的能力了。其实,很多人并不缺获取知识方法的渠道,而如何运用、解决问题是难点。



此外,结合学员的工作和生活场景,来现身说法、传递知识技能,也是一个加分项。



记得曾经一位糖业公司的管理者告诉我,“我们是糖业,如果老师讲冰箱,我就觉得太远了。”



我发现,大部分人缺乏知识迁移的能力。因此,老师最好能跟汽车行业举“发动机、零部件”的例子,跟互联网人讲“底层逻辑、打法、拉新、促活”,跟销售的学员讲“客户、签单”,跟研发部门讲“架构、实验”。



而这些,都需要老师不断放下“自己是权威”的假设,快速向客户学习。







问题8:拘泥于某些角色,不能真正帮客户解决问题



培训界有不同的流派,然而,客户只要解决问题。



当客户碰到难题的时候,他们往往并不在乎面前的到底是“培训师”还是“教练”,是传授知识技能,还是激发客户探索。



因此,如何结合客户的需求,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回到第一部分,地产公司是否拿地和广东企业战略规划如何做的案例,如果老师自己把自己定位成“布道者”、“讲师”,那么只能把企业落地运用的最后“一公里”留给学员自己。



我曾经有一篇文章《高管转型“自由顾问”的准备指南》,总结作为企业培训顾问的要求,感兴趣的读者,也不妨一看。



这一行不能暴富,也并不简单,因此只有使命感和热爱,才能走得更远。



我们只能以客户为导向,磨砺本领,才能不断逼近客户需要的价值。






写在最后



看到这里,你可能发现,要让管理培训好评不断,真正能够为企业带来价值,需要各方拉齐认知、深化理解、以终为始。



松下幸之助曾说:“培训很贵,但不培训更贵”。



然而,培养人的费用,如何从“成本”,转化为撬动业务增长的“投资”,着实是各方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下面是福利的分割线图片



- 如果你也希望设计真正适合自己企业和管理者的学习方案?

-如果你希望借助专业顾问的力量,为你诊断真正的痛点和需求?

- 如果你正在寻找撬动管理者心智,而非仅仅是标准课程的领导力解决方案?

- 如果你想要找实战、资深,能真正解决学员问题,而非拘泥“角色”的实战派教练/顾问:



请扫码立即预约

泰普洛一对一领导力解决方案

欢迎添加顾问Ivana微信

获取及时帮助:18918323203


本文作者


李迎霜

泰普洛领导力业务合伙人

目标管理专家/学习发展专家



15 年以上领导力发展经验与国际视野。曾担任某知名互联网公司人才发展专家、OKR实践专家,开发课程受训学员5万余人,认证OKR讲师40+位。曾任泰普洛领导力咨询总监,南开大学社会学硕士,南开北京人力资源校友组织秘书长
上一篇:解读企业家典型「个性特质」和成长「核心挑战」
下一篇:认证公开课 | 文芳老师【领越®领导力】加深版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