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洞见
原创 | 关于“高管教练”的7个天坑


我们不只是一个高管教练,我们同时也扮演这个组织的顾问;
 
因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个人的提升,来提升这个组织的整体效能;
 
我们要迅速取得多方信任,且具备良好透明度,还有要有对顾客很高的忠诚与相互保密程度。
 
—— 摘自Jesse谈《高管教练7个天坑》
 
导 语
 
对大部分500强外企而言,高管教练的应用已十分普遍,并在内部开始积极推行教练文化;而对很多中国企业来说,教练服务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
 
泰普洛领导力,作为国内最早提供高管教练服务的专业咨询机构之一,从2005年开始,我们就开始与国内顶尖的高管教练合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大型民企提供高管一对一教练服务。所以,我们经常碰到客户和欲从事教练事业的同仁,问到关于教练各种各样的问题。
 
为了帮助大家厘清关于教练的各位疑问,小编于近日专访了泰普洛资深高管教练Jesse Hsu徐显光。Jesse拥有超过20年的领导和高管经验,是第一位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高级教练认证的美籍华裔高管教练。截止到2017年底,Jesse的累积教练时长已超过了12000小时,可以说是国内最富经验的高管教练之一!
 
上期,Jesse分享了他眼中的优秀教练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特质,详见Coaching超12000小时的教练谈“优秀教练的特质”;还分享了教练(Coach)和被教练者(Coachee)构建信任的经验之谈,详见原创 | 教练时长超12000小时,他这样与Coachee构建信任;本篇中,Jesse通过自己多年的亲身体悟和实践,总结出了高管教练最常见的7个误区,相信不管是对已践行在教练之路的同仁,还是在成长和淬炼中的领导者,抑或是希望能引进教练服务的企业,都能有所启发和帮助…
 
以下是7个高管教练常常碰到的误区,我衷心盼望:无论您在买方或卖方遇见它,都可以透过老教练的经验教训,未经事却能长一智,增添丁点宝贵提醒,跃升您使用高管教练的功力,少犯些错误,多得些好评。
 
七大误区
 
1说到“领导力提升”投资,教练合约难以设定产出量化成果?
 
2被教练者多快就能有转变?这些变化是可持续的吗?
 
3谁才是教练该服务的主要客户?是Coachee还是他老板/HRBP?
 
4怎么把握“度” Confidentiality vs. Reporting result?该保密还是该汇报进展?
 
5设定目标,校准老板们的期望,这是谁的事?
 
6只要客户愿意选你,教练就可以接单?
 
7谁更合适担任高管President/CEO教练?该找做过超高管的,还是广告厉害的红牌,还是比较接地气的前HRBP?
 

误区一
 
说到“领导力提升”投资,教练合约难以设定产出成果?

 
首先,我们要定义清楚什么是"领导力提升",提升的标准是什么?又由谁说了才算?
 
因为每一位管理者,在不同时候、不同场景下,他被衡量的领导力标准都不见得相同。重点在于他的利益攸关方怎么看,也就是他领导能力提升的关键用户和观察者。
 
他们提出了什么要求?他们对升级版的表现所设的评价与衡量标准在哪儿?这些关键点必须先弄明白,才能避免教练在辛苦和努力后,却没能得到组织认可及领导们的加分。
 
当我们在做Executive Coaching高管教练谈话时,客户端常常会碰到认知障碍,因为团队领导力不完全都在up/downward management(汇报线上下关系的管理能力),有时则是在Peer leadership(水平线/侧向领导力)或45%角向上管理。比如说:
 
一位高管从领导班子之中得到提拔,变身为老板的继任人,此时可能会有某些跨部门的同僚不服,而向上自己矩阵嫡系老板吐槽。
 
此时,Peer Stakeholder Management(利益相关方平行管理)就是重点。当人在矩阵组织里做到某些高度后,其实他的老板就不只一个,还有非嫡系(dot-line)的老板等等,如何去管理这些人对您客户的评价,是提高他当前领导力的重要课题。
 
所以,领导力说穿了其实是对人及组织的影响力,影响你的团队战将、矩阵同僚/上层的利益相攸关者,让他们乐意支持你。这个纬度的工作,一般专心作业绩的经理人是很少去用够心思留意经营的。
 
结果就是,上面大老板咨询左右人手时,机会只会留给平日有准备的人。
 
我若用英语来表达:leadership effectiveness(领导力效能),是对业务总体绩效发挥影响力的评价,其必要支持条件则是团队、同僚等诸多利益攸关方,相互合作关系的经营能力。
 
而在区域或全球总部,对人和事的影响能力则是高管领导力的关键成分。简单来说,就是每日多留意您的所有利益攸关方,提升与他们的友善互动,在每一个关键活动及交流环节,弄明白谁是Key Stakeholders(利益攸关者),留心处理对他利益及嫡系人马的照顾和支持。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去发展侧向领导力,搞定同僚呢?
 
这是一个软技能,以外企为例,多年来教练实战经验教导我:
 
外企高管碰到的难题,通常不是技术问题或短期业绩能力问题,而是「管理利益相关者」的意识和方法问题,还有与non-direct report(非直接上下属)之间的人我友善关系。
 


帮助管理层客户解决这类问题,可以通过五环分析来达成,我拟称为「帮他挑战自己过五关」。
 
第一关
 
当事人到底知不知道他自己存在的问题,有多清楚?How Much Does He/She Know The Issues?(1~10分),当别人对他有一些不满或误解,来自有时他让人很不舒服,他自己清楚吗?其散播后果及杀伤力他清楚吗?
 
第二关
 
知道后果后,他到底想不想要克服、突破,甚至改变这些负评Does He Want To Change?(1~10分),这是他个人主观的渴望,自我认知与人际现状的较劲,别人很难代答或直言善劝。
 
倘若自己高度认清状况(第一关)又愿意改变(第二关),就可迈入第三关了。
 
第三关
 
他是否具有反转现状,突破得分的知识技能?
 
比如有人反映「你的演讲用太多数据细节,太闷、太长了」,或「你只为自己/团队提需求,却不关注或帮助其他部门」,「太少激发团队创新,只会指出别认错误或给人难堪」。
 
那么,他到底有没有具备启发或鼓励人的正向能力?有没有办法在演讲中说得给力,足以感动各种人的说故事能力?有没有办法用国际级英语呈现战略思维?这些就是我们讲的「技能面」(Knowhow & Skills),属于自我表达(硬功夫)与人际意识及关系缔建(软实力)的结合技能。
 
让他给自己打个分数,如果要突破的话想达到几分,而他现在是几分,这些都是可量化衡量的。不过最终是谁衡量才算得上数呢?这就要来到第四关。
 
第四关
 
就是哪些人的评分最要紧。
 
当你执行所学的新方式和方法时,哪些人应该进入观察位置并定期征求他们的意见,并提供回馈?若连利益相关方都对他另眼相看,好话才开始往上(外)传,这才算得上翻转和胜利的开始。
 
这环就叫接地演练的平台,类似学校的模拟测验,不能只上课、写笔记学习,却没安排机会锻练体现,没机会听到别人正反馈,刷新过往得分记录并谦虚聆听建言的。
 
行动计划,若没在工作中设定这么一个第四环——练习平台及反馈机制(Real World Practice & Feedback Loop),外加利益攸关方的变化考虑,形成正向更新(行动及评价)回路,教练谈话效果,就只能停留排徊在谈心的层次,难有成果可言。
 
第五关
 
接着进入了第五关,评估好转之行为模式及相关方好评,已呈现可持续习惯并渐成自然(Habit and New Norm)。在何种对象面前、何类会议当中,需要打开那个新应用,例如转用更少数据和更多故事,换档提速以迅速吸引听众的笑颜及心跳加快等可衡量行为KPI。这关叫做:刻尽全功所需的交互问责(Accountability for Finishing Strong)。
 

误区二
 
被教练者多快就能有转变?这些变化是可持续的吗?

 
在我Coaching过的几百个案例中,可以说每个案例的情况都不一样。通常来说,若利益相攸关方愈多,转变花的时间就愈长;利益攸关方跟你的关系愈疏远、愈对立,好转信息的回馈速度就较低。
 
还有,所谓「转变」,到底是由客户HRD的感知,还是利益攸关方共同评定才算?根据教练经验,每案例的权重比例都不尽相同。
 
我们做高管教练时,常常会发现成长环境并不总尽如人意。很多公司现在越来越经常处于变化无常(VUCA)的情况中,比如你的客户碰上领导上层的人像走马灯似地更换,战略方向及目标也常在变动。
 
在这种情况之下,要交织出当事人好转的捷报共识,让他可以得到鼓舞,持续练功并收集一致的正面回馈,就非常考验教练的功力(及当事人毅力)了!
 
所以,当我们没办法定义目标或判断谁才是主要裁判时,基本上就好像让你的客户Coachee遮眼打飞靶。这是高难度甚至不太可能的任务,教练虽然可以拿到钱,但很可能赔上招牌及客户自身的江湖口碑。
 


我常常跟找我的客户说:“如果你跟我都讲不清楚,要怎样衡量成功?别开工,咱们先弄明白再签约…”客户不清不楚,教练绝不能也跟着糊涂的。因为如果连HRD都讲不清楚,当事人肯定更不清楚!你叫他怎么努力改变才能达标呢?老板A要这个,老板B要那个,老板C要他改善另一个课题,HR Head又是另外一个,你叫这个当事人该怎么改变才好?
 
那么,对高管教练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搞清楚他家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有时候客户公司之所以想要从外部找教练,就是因为内部搞不定意见统一。为什么搞不定?可能因为几个大佬意见相左,而最糟糕的就是一堆大佬有一堆声音,但却没有一个愿拍板能说了算的老大。
 
若真的是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教练的责任是不包括统一这些不同声音的,这就是我个人强调的”coach role is a catalyst, not an analyst”。
 
Coach role is a catalyst, not an analyst.
 
—— Jesse Hsu 徐显光
 
客户家的问题如果是:没有办法协调他们众说纷纭对经理人的各种期望,内部也不能协调他们对Coaching Investment产出(ROI)的定义,前者是凝聚目标,后者是调动支持。那么,他们家的需要更似优先聘请外部顾问,或招开内部协商会议。这些工作也是我经常被邀,跨界友情登场的()!
 

误区三
 
谁才是教练该服务的主要客户?是Coachee还是他老板/HRBP?

 
我不只一次被客户公司上层直问:谁才是你真正的客户?言下之意,你会更对谁忠诚?
 
其实,这问题倒是挺有意思,也令我对公司政治现状有几分警惕的。在正式教练之前,我们需要先评估这个人到底面临什么情况?是他对高层的不满不够清醒,还是他地位稳固不愿意站队?或是他一时糊涂,忙到眼耳迟钝?评估政治氛围时不能光靠我们自己,需要去采访一些利益相关方,从不同的,客观主观的视角,来定位这个人被负评的根源所在?有哪些突破机会,技能缺口又在哪,组织目前及未来存在哪些有利条件或盲点。
 
天时、地利、人和,都值得教练探知,以利客户的辛苦锻练,能够确定得到养分和颜值,里子面子我们都得帮他挣到,这才算大家付出能够值回票价!(High-ROI Coaching)
 
You get what you manage. If client manage by coaching hours, coach delivers hours(如果你的教练是按小时作为衡量目标,你只能得到所定小时数作为回报产出); if you manage by result, you get result as deliverable(如果你按照所要的结果作目标衡量,客户及教练就会依目标交出成绩)。
 


结果该由谁定义的,那教练就要为你对谁讨个清晰的行为目标,上层他们也会为所提的目标作出文字同意,负起支持及回馈的责任。虽然结果必须由被教练人身上展现,裁判员不是他自己,打分数的人是利益攸关方。所以一开始就必须帮助他锁定谁是裁判,由谁设目标,得根据他们来制定教练目标及行动计划。
 
一般来说,做到高管级别的人,大概会有十几位利益攸关方。但如果他做到CEO时,太多人都成了他不能得罪的相关方了──分析师、投资人、董事会、媒体、官员,这些人都会影响公司形像,股价或营运绩效,个个都不该得罪,也就都成了你服务的对象了。
 
对于大部分高管来说,大概会有十几位利益攸关方。如果坐到CEO的位置,太多人都成了他的相关方——分析师、投资人、董事会、媒体、官员,因为这些人都会影响公司形像、股价或营运绩效,个个都不该得罪。而这些人也都成为了你(教练)服务的对象了。
 
—— Jesse Hsu 徐显光
 
当一个外部教练初次面会时,除非这项目是高管自己主动提出的(这种情况比较少),通常他见教练时第一反应是:“上面派了人来修理我,该捧场不?”
 

误区四
 
怎么把握“度”Confidentiality vs. Reporting result?该保密还是该汇报进展?

 
所以,从教练的角度,我们常常谈的教练技巧-「取得信任」,是取得谁的信任?若是以拿下这笔单子而言,您必需先取得的是HRD和老板的信任,但问题是:如果你只取得利益攸关方的信任,容易让高管Coachee感觉你是站在另外那边的,那你日后的一对一Coaching就会走得必较艰辛。
 
我对信任获取的看法是:
 
取得客户Coachee的信任,应当使他知道我是来帮你的,而不是来帮别人修理你。这还不是结束,就算他知道我是来帮他的,也知道我有能力帮助到他,重点还在于他是否会乐意接受。
 
因为在Coaching进行的过程中,为确保他最终被评定改变有成,必须有人持续与他的利益攸关方对话,保持进展程度的确认和校准,做工作让他们都对当事人作出的努力,保持关注并提供回馈。
 
这种调整侧照镜及探测像头的功能,又该由谁来做?这些都该从一开始就谈清楚分工的。
 
这种事前通透的讨论,展现的是教练的经验及可信度,这也是一门“经营信任”的功夫,新手教练特别值得练习!如果对方只是一味给教练提供自主保密(或又暗示要您密报),不正是注定闭门造车或偷开天窗,陷教练于不义与两难吗?
 
 
所以,我通常会跟Coachee说:我的重点是你,但评分的人必定不是你,评分责任该在哪几位“说了算的裁判员”手上?最终只有您的裁判官们给您打出高分,我们的努力才算成功。所以,您必须告诉我:第一,哪几位能确定是裁判?第二,您自己或派我定期与他们做沟通工作。
 
如此,他才真知道我的作为能够帮得上他,因为整个流程都是事先沟通,经他参与共同制定的。这么一来,我们为能使他达到他的目标好评,利益攸关方也不至会被蒙在鼓里,或事后不认账或不给佳评。
 
以上这类心得经验,坦言之,必需归功于我以往的痛苦教训,以及拜国际著名教练Dr. Marshall Goldsmith自2012以来对我所赐的耳题面命。
 

误区五
 
设定目标,校准老板们的期望,这是谁的事?

 
第一堂和最后一堂课,为他未来一年的发展设定阶段性课题,这不是我们教练独自写的提案,而是由Coachee主导去协调。因为未来他必须是执行自己及组织成长计划的主角,现在就训练他自己安排,和老板决定谁提名作360,或该让教练去访谈,管理出利益攸关方的高评价,就渐将成为他自己的看家本领了。
 
所以一开始就得问他:谁是你的裁判?接着,你老板允不允许我们到他们那里去做工作?做工作的同时,我还会让这些“裁判们”知道,他非常尊重你们的意见,所以你们不能讲得不清不楚,而且以后得定期给我对Coachee的观察与回馈。
 
整个Coaching的过程,就是在触发他的转变,以及提醒利益关系人对他逐渐重新评价。我记得当我200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上教练证书课时,总教练讲了这么一句话,令我铭记至今:
 
我们不只是一个高管教练,我们同时也扮演这个组织的机构顾问,因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个人的提升,来提升这个组织的整体效能;我们要迅速取得多方的信任,且具备良好透明度,再者要有很高的对顾客忠诚与相互保密程度。
 
我们不只是一个高管教练,我们同时也扮演这个组织的机构顾问,因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个人的提升,来提升这个组织的整体效能;我们要迅速取得多方的信任,且具备良好透明度,再者要有很高的对顾客忠诚与相互保密程度。
 
—— 摘自Jesse谈《高管教练7个天坑》
 
所以,这就是为何教练要懂得身段灵活、视角敏锐、不能有私心,也就是”We take full ownership of our effort”(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以你/Coachee和相关方满意度为主),我不能帮自己私念作打算,即便知道他们会买你的帐,但你就不能推销其他服务,以免失去了诚信,这对教练职涯来说绝对是个致命伤。
 

误区六
 
只要客户愿意选你,教练就可以接单?

 
Chemistry Check,对教练是一个关键时刻。对所有要为Coaching结果负责任的教练来说,有些送上门的客户是需要三思而后接的。有些Coachee是不得不接受Coaching安排的,又有些时候是,组织当下正值多事之秋,正蕴酿大幅度的组织变革。
 
第一,当事人是真的需要一个教练吗?
 
那么怎么知道他认不认真呢?一开始就可以问,他为什么需要教练?为什么想接受教练?是否有紧迫性?如果答案似是而非,那我会先打上一个问号,因为他可能不是认真地想配合你。
 
第二,组织的商业氛围在剧烈调整中
 
打个比喻,当飞机遇上急流而剧烈震荡摇晃时,我是不会把餐车推出来的。因为不但送达不了你的乘客,还可能招来伤害。
 
因此,在诊断当中,若你意识到对方的组织存在这样的变数,就得小心谨慎了。有句圣经里的话说:「聪明人见祸躲藏,愚顽人前往受害」,你明明知道他们在修发动机,还进去推餐车,那就只有陪葬的下场。
 


如果您接了单子,初期每一次谈话都可以是考验自己观察能力的机会。第三次之前,有经验的教练都留了“试用期”的条款,双方都可以提出分手要求。通常我会留心看Coachee是否都如期交出作业;如果一次又一次都用不同理由没缴作业,三次谈话(再加Chemistry Check)也可以判断这位高管是否有心提升自己,还是仅在应付。
 

误区七
 
谁更合适担任高管President/CEO教练?该找做过高管的,还是广告厉害的红牌,还是比较接地气的前HRBP?

 
高管教练项目,特别国内背景的Coachee,多半是软实力方面的课题。换句话说,除非是缺乏自信或主张,例如面对总部或外籍老板们的战略沟通挑战;此时,如果能向干过该职位高管的导师取经,就非常合适。
 
若课题指向其他,例如:调整个人风格,加速变革速度,适应企业文化,提出全球视角思维,有效带动团队间协作,总部国际人脉网的拓建等常见课题,那么,CEO背景就较更适合作顾问导师。
 
教练贡献的是,透过对话及调研,提升Coachee自知反思,在未来有意识地采取升级版的心态想法,更有效的人际交流模式及沟通技巧。
 
对一名教练而言,「感知」是一个很重要的软实力,它包罗万象。我们做的评估、面谈、人际洞察力、人心洞察力、人才判断能力与信息收集等等都是感知。
 
—— Jesse Hsu 徐显光
 
当「软技能」成为「硬要求」时,过去靠国内业绩,硬实力撑起半片江山的职业经理人们,如今在国际舞台上感到无力挥洒,甚至被外国经理们在台前幕后相比逊色。很多国人高级经理人为什么会栽跟头?因为很多时候,他没有意识到如今的舞台,游戏规则已经变了,他对人际状况变化及自身国际条件的感知能力及调整学习敏捷度,就成了提升软技能的首要环节。
 
而帮助高管作教练的你,能否为他感测周遭的期望及氛围变化?教练的任务是在引路、提高Coachee影响人的能力,那若缺少这样的环境感知能力,怎能补得上Coachee短缺的视角和思维能力?怎么去对Coachee以身作则?
 
「感知」是一个很重要的软实力,它包罗万象。我们做的评估、面谈、人际洞察力、人心洞察力、人才判断能力与信息收集等等都是感知。
 
那这其中的硬技巧是什么?你能不能迅速取得别人的信任?能不能提出很好的问题?能不能做出很清晰明确的整理回馈?这都是助人提升感知能力的一环,身为教练不能不下功夫锻练这个能力。
 
有时软硬技能是密不可分的。它通常会交互出现的。
 
我今天用英语访谈一位即将就任中国区CEO的外籍高管,赢取他的信任该展现哪些特质?您觉得以下哪些是硬技能,哪些是软技能? 英语对话、国际视野、本地状况熟悉度、高管团队人才测评经历、他公司在中国区的成败亮点……
 
CEO凭什么答应你每月花一个半小时,和你对谈?首先,你要听得懂他在讲什么,然后给予适当的回应,让他觉得「你真的懂他」,其次,您要有办法在接收对方讲的内容,从中提炼出具有对他增值的观点。
 


这也是能够经年累积的真功夫,不只是看多年资历的积累,假设有一个15年职场经历的教练,他是同样的经验重复了15次,还是走过15个不同的商业考验,组织阶段,团队经验累积?这就是所谓的学习敏捷度的关键-「自我感知与调节」。
 
总之,我们的客户随时在迎接新的挑战,那么教练能不能?愿不愿意?敢不敢?这就是我们的自我期许。你若没有高的要求,怎么可能有高的业绩、评价和顾客回馈?最不能忘记的是,凡事我们还是得内求诸己,才能协助客户应对更不一样的难题与挑战。
 


本文作者:徐显光(Jesse Hsu)
 
泰普洛中国高级合伙人/12Y+资深高管教练
 
曾在宝洁和麦肯锡任职,拥有超过20年的创业及企业管理经验。自2007年起,为中外企业的关键高管提供教练及团队讲座服务,累积时数已超过12000小时。他也是第一位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高管教练证书的华人。毕业于台湾大学,并在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获得营销、金融双学位MBA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并授课于DUKE CE杜克大学、强生公司、AZU等企业大学。

上一篇:拉姆 · 查兰:高潜人才的成长之道
下一篇:什么样的企业,可以称为“真诚”?值得每个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