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联系我们
关于泰普洛
泰普洛领导力
泰普洛中国
泰普洛全球
泰普洛服务客户
联系我们
核心业务
领导力测评
高管教练
定制化内训
内部私董会
企业内训
合作与咨询
申请教练
业务咨询
观点/动态
领导力洞见
书单推荐
近期活动报名
活动回顾
+
关于泰普洛
泰普洛领导力
泰普洛中国
泰普洛全球
泰普洛服务客户
联系我们
+
核心业务
领导力测评
高管教练
定制化内训
内部私董会
企业内训
合作与咨询
合作与咨询
观点/动态
领导力洞见
书单推荐
近期活动报名
活动回顾
CPI知识课堂 | 人才盘点中测评工具的价值
各家企业几乎都在开展人才盘点工作,大家采取的方法各异,有让上级填表汇总的,有开会讨论校准的,也有年底述职评价的。不论组织最终采取哪种方式,至少在方案设计阶段都考虑过做点什么测评:有用360反馈的,有测个性潜力的,有考管理知识的,也有上级直接评分的,不胜枚举。
这对于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是好事,说明大家很接受心理测评工具的价值。但是因为所有各种各样的测评工具都是不完全准确的,所以如果不能正确地使用这些工具,其结果不如不用,甚至带来更负面的影响。作者看到过很多组织由于对测评工具没有准确的定位,导致使用出现问题的案例。
总体来讲,测评工具在人才盘点中能起到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按照价值从低到高分别是:
补充盲区、解释原因、提供标准、制衡机制。
以下敬请enjoy:
| 全文共计3654字,预计3-4分钟 |
1
价值一:了解未曾被观察到的盲区
测评工具在盘点中被期望最高,但实际上价值最低的一种功能,是了解未曾被组织和管理者所观察到的盲区,为管理者提供数据的参考。
通常人们对他人的评价,都源于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但行为常常会受到情景、时间、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比如看到有名员工天天在公司加班,并不能认为这名员工就很有事业激情,也有可能是工作效率比较低不得不留下来加班。或者有另一名员工,社交不自信,不喜欢参加陌生场合的聚会,但是在公司内大家都彼此熟悉的环境下,这种特点也不会有太多展示。还有一些特别善于向上管理的员工,在领导面前会非常刻意地包装自己,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但在工作中却表现为推卸责任、无法参与团队协作、缺乏服务意识等。
如果管理者只根据自己在日常工作中观察到的行为进行判断,就必然会产生误差。更加上有些管理者本身就有极强的主观偏见,那么在人才盘点时,做出的判断就会更加失真。不管是辅助验证日常观察的行为,还是弥补日常观察的不足,或者纠正日常观察的偏见,使用测评工具可以帮助管理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
在人才盘点中使用测评,并非是要取代管理者做出决定,而是提供一些参考信息,辅助管理者的判断。比如一位员工在上级面前表现的非常的主动,积极承担分外的工作,就会容易给上级管理者留下积极主动的印象。但也许同样是这位同事,在跟其他部门的协作中,总是在推脱责任,拖延自己本应交付的工作;甚至所有在上级面前主动承担的职责,一转身全部都丢给下属自己却不再过问。这种情况下使用360度评估的结果作为参考,就可以了解这位同事在与其他人互动时的表现,了解他人眼中是如何看待这位员工的。
2
价值二:解释能力背后的深层原因
第二种更为重要的价值,是加深对人才行为和能力背后底层心理特点的理解。 人们同样一种行为表现的背后,可能是不同的原因导致的。如果要持续预测这种行为,最好是能深入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因为不同的底层心理特点,会使人们的行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变化。
我们常说“一个人过去的行为,是预测未来行为的最好指标”,实际上这种预测是有风险的。一个没有抱负但缺钱用的人会努力工作,但等他财务自由了,他才不会想要挑战自己。同样一个没有同理心的管理者,如果是个副职他可能业绩表现不错,但一旦他要为团队负责时,很有可能会把大家搞得很崩溃。所以真正预测未来行为的,不是过去的行为,而是过去行为背后的底层原因。
比如一位销售,在工作中表现的行为是不愿意出去拜访客户,这一外在行为的背后却可能存在多种可能的内在原因:
1.这名销售缺乏足够的抱负性,不想给设置太有挑战性的目标;
2.这名销售的人际自在性非常低,与陌生的客户接触会产生负面的情绪感受;
3.这名销售的精力性不足,不喜欢做太多的事情,而更喜欢享受生活的闲逸。
我们只有深入理解了这位销售究竟是那种情况,我们才有可能对他进行未来的预测和干预。
在盘点中加入一些个性测评的工具,了解人才的内在个性特点,就可以找到行为表象背后的个性原因,更加有针对性地评价和发展人才。
3
价值三:描绘评价人才的标准框架
在大部分中国企业里,各级管理者的识人用人能力并没有那么强,大家基本上都是基于个人经验和朴素的心理学假设在做管理。这种时候测评工具和方法的使用,可以帮助管理者形成一个识人的框架,这种框架的内化本身就可以增强管理者识人的水平。
在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研究中,人们会根据主观印象对他人形成评价。这种评价常常会脱离于个人的真实表现,受到特别突出的优势或者短板的影响。这种现象叫“光环效应”,也叫“晕轮效应”。卡尼曼的研究表明,基于对人的综合印象进行的评价,并不如在关键维度上的评分求和,更能准确预测人们的表现(参考阅读《思考快与慢》)。
举个例子,在一次人才盘点中,有三个候选人,这三个候选人的特点分别如下:
这种主观感受的评价是日常工作中非常常见的评价结果,根据这个评价结果,你认为谁更有潜力?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你很容易做出判断,那么你就很容易成为“光环效应”的受害者,在人才盘点中做出不准确的判断。
相比较于这种主观评价,假设这个人才盘点的项目使用了一些测评的工具或者方法,独立地对人才在战略思维、追求卓越、人际影响、自信果敢和成就他人五个方面的能力进行了评价。所谓独立的评价,就是对一个维度的评价,不受另一个维度评价的影响。比如在评价自信果敢的时候,不受到成就他人的评分的影响,保持不同维度评分的相互独立性。采用这种独立评价的方法,这三名人才的得分如下:
从这个评价结果中,我们发现王五因为身上没有“光环”,所以在上述主观评价的时候,不容易给人深刻的印象,容易“泯然众矣”。但如果上述五个能力项目都很重要,并且这三名人才在经验、智力和知识技能方面相差不大,那么预测王五更有潜力,是风险最低的判断。这种判断的基本原则和流程是:“先看总分,再看优势”。即首先根据总分进行判断,总分高的应当更有优势;其次如果总分相近,那么就看谁更有显著优势。
要保持独立性而不受“光环效应”的影响,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区分人才识别能力中优秀水平与一般水平的核心标准之一。测评提供的标准可以描绘出一个评价的框架,帮助管理者能够对人才的各个方面进行独立的评价,不受“光环效应”的影响,避免根据自己的第一感受做出主观的评价。
4
价值四:创造制衡主观意见的机制
人才盘点中测评的第四个功能,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是创造制衡的机制。
好的人才盘点,需要的不仅是优秀的HR,或者优秀的CEO,而是优秀的机制。这种机制可以使盘点效果不依赖与具体的个人而长期保持有效,并且能够持续塑造和提升内部识人用人的能力。构建优秀的人才盘点机制,永远离不开的是对人的真相进行探索的制衡,这些需要被制衡的因素包括:
· 参与盘点的管理者可能存在的私心
· HR、公司领导、部门领导评价人的不同立场和偏见
· 跨部门的人才评价与盘点的一致性
这些因素是影响盘点结果可靠性的关键,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有个“一视同仁”地链接所有被盘点者的平台:不管是什么部门、什么区域,都按照期望的能力要求进行标准的测评,这个结果的有效使用,即可创造一个制衡的机制:
提供大家讨论的基础数据,无论是认同测评结果,还是反对测评结果,都需要提出具体而实际的证据,避免成为空洞的争论,让个人私欲影响了组织公正基于测评标准和数据结果的评价和讨论,能更加充分澄清不同立场对人才标准的理解,形成识人理念的共识,纠正个人的偏见,提升盘点结果的准确性使用标准的测评工具和方法,也能打通部门间评价的一致性,促进人才的横向比较,真正关注内在的潜力特质,而不是表面的知识技能
5
测评工具在人才盘点中的价值定位
测评工具在盘点中,是一个没有立场和偏见的中性支柱。它通过不同视角的反馈、对内在特质的洞察、或者标准化的评估过程,提供了可供盘点者参考和攻击的靶子。
在组织人才盘点实践中,测评工具扮演着"中性技术平台"的关键角色。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标准化的测量维度(如CPI的39项特质指标)、多源数据采集(360度评估、情境模拟等)和算法模型分析,构建客观的人才评估基准线。这种技术中立的特性使其成为组织人才决策的"校准器"——既不会因管理者主观偏好产生偏差,也不会受组织政治因素干扰。
CPI全称为Comprehensive Personality Inventory,即全面个性指标。以大五理论作为核心基础,结合艾森克三因素模型、卡特尔16PF等经典人格理论,评估39项个性特质和31项胜任力水平,通过挖掘测评者在更深层面的个性特征,从最精细和互补的角度,评估人在个性层面的特征以及优势和不足。CPI测评在人才盘点中通过科学化、数据化的评估方法,为组织提供客观的人才洞察。
没有测评靶子的支撑,对盘点者的能力和组织制度文化就会有更高的要求。 只有充分发挥上述四方面的价值,才能真正用好测评工具。
-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种工具 -
在
人才招募和配置
中,能快速识别“人”的个性
在
组织人才盘点
中,能高效提升盘点质量
在
人才培养发展
中,能有针对性地提升自我认知
在
团队诊断建设
中,优势互补,发挥合力
在
职业发展评估
中,能全面了解内在特质和动机
我
们
诚
挚
邀
请
你
了解「CPI全面个性测评」
CPI类似个性特征领域的“元素周期表”,从“思维、人际和意志”三个方面,全面评估对工作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39项个性因素,精确了解人才的内在特点。让你看人的眼光,从放大镜直接跃升到显微镜,建立全面识人的框架。
企业用户
点此了解CPI
;个人用户体验测评,
点此购买
▼企业一把手可申请免费试测▼
业务联系和商务合作
:Ivana 18918323203(同微信)
- 点击下方关键词,看更多主题内容 -
|
全面个性测评介绍
|
企业做测评
|
领导者做个性测评
|
乐观性
|
灵活性
|
性格决定命运的真相
|
成长TOP模型要素
|
职场人三层模型
|
人的底层因子与自我认知
|
印象偏差与光环效应
|
个性组合3
|
CPI基本理论
|
CPI理论基础
|
个性组合2
|
企业家典型个性特质
|
冰山模型
|
个性组合1
|
女高管VS男高管
|
民企高管画像
|
人才盘点
|
人能力发展矛盾
|
测评是领导力发展抓手
|
领导力潜质
|
“1+4”潜力模型
|
学习敏锐度
|
“人”的四大基本矛盾
|
去自我中心
|
领导力觉醒
|
优势互补
|
高潜识别
|
发挥长处
| 女性领导者
|
销售能力
|
轻松稳定忧虑
| 灵活创新好奇
|
理论性、分析性、批判性
|
关怀性、信任性、敏感性
|
活跃性、自在性与乐群性
|
职业转型
|
影响性、支配性与民主性
|
勇气性、抱负性、规则性
|
好胜性、精力性、责任性
|
预测行为
|
人才盘点
|
测评类别
|
思维与规划
|
乐观者更能赢
|
女性领导力密码
|
特质测评VS类型测评
|
CPI最新介绍
|
大型企业人才评价中心构建
|
人才梯队建设
|
胜任力
上一篇:
人才盘点:真正的风险,不是“无人可用”,而是“用人失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