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联系我们
关于泰普洛
泰普洛领导力
泰普洛中国
泰普洛全球
泰普洛服务客户
联系我们
核心业务
领导力测评
高管教练
定制化内训
内部私董会
企业内训
合作与咨询
申请教练
业务咨询
观点/动态
领导力洞见
书单推荐
近期活动报名
活动回顾
+
关于泰普洛
泰普洛领导力
泰普洛中国
泰普洛全球
泰普洛服务客户
联系我们
+
核心业务
领导力测评
高管教练
定制化内训
内部私董会
企业内训
合作与咨询
合作与咨询
观点/动态
领导力洞见
书单推荐
近期活动报名
活动回顾
当会议成为使命落地的工具,组织便拥有了灵魂!
不管你在什么行业、在大厂还是创业小公司、是团队leader还是普通打工人,开会都是我们每天的日常。而密密麻麻的PPT、厚到读不完的资料、听得昏昏欲睡的发言、讨论问题变成甩锅现场……相信每个职场人都有过糟糕的开会体验。
最昂贵的东西莫过于“无效”,比“无效”更可怕的是“机会成本”。当会议沦为时间黑洞,我们失去的不仅是生产力,更是团队的活力与创造力。
开会本身,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对领导者来说,要关注的是其背后的组织逻辑。会议的本质,
不是“沟通流程”,更是组织“价值落地”的通道
。正如管理学家马库斯·白金汉所说:
“当会议成为使命落地的工具,组织便拥有了灵魂。”
- 低效会议的典型特征有哪些?为什么说它会悄然蚕食组织的生命力?
- 引导讨论、控制节奏、确保议题聚焦,是如何决定一场会议的成功?
- 为什么说闭环才是效率的开始,会议跟进如何做?
- 如何理解真正的好会议,是让使命看得见、听得见、做得成?
本期将详解以上关键要素,根据伟事达私董会教练姜老师及《无惧谈判》译者张老师在泰普洛直播《领导者必修课:高效开会的黄金准则》的精华及相关素材编辑而成,为领导者提供一份“
会议检视和效率优化
”的可操作指南。敬请enjoy:| 公众号主页回复“高效开会”,看本次直播回放;泰普洛定制高效会议辅导工作坊上线,欢迎联系我们索取方案详情 |
| 全文共计4439字,预计6-8分钟 |
十几平的会议室,就是公司或团队的“作战指挥室”;对管理者而言,
会议是具有杠杆效益的管理工具
,
无法避免
。然而,冗长、低效、无意义等,成为大部分会议的主旋律。
低效会议的代价远超表面所见
它悄然蚕食着组织的生命力
Facebook前COO谢丽尔·桑德伯格曾说:“如果一场会议无法推动决策或行动,它就不该发生。”当一群掌握资源、信息的管理者聚集到一起,而不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时,是对组织资源的最大浪费。
▶▷低效会议的典型特征——
会前无准备,会中无主题,会后无执行,时间无控制
调查数据显示:90%的人,参加会议时会不专心、胡思乱想;而73%的人,在开会时做其他事情。大多数情况下的会议是枯燥无聊的,高达50%的会议会超时,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不喜欢开会的原因。
这类会议容易出现老板一言堂,出演独角戏;而参会的其他人员,则沉默不语,甚至昏昏欲睡;还有的会议流程过长,会议中频频跑题,此时会议超时成为必然。
“
会前无准备,会中无主题,会后无执行,时间无控制
”,非常精确地概括了这类会议的特征;而糟糕的会议又会导致糟糕的决策,这也是低效会议无法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
▶▷“低效会议后遗症”——
低效会议正在打击员工的工作效率
员工对会议的态度,会极大地影响他们整体的工作满意度。研究发现,超过四分之一的工作会议会给员工留下挥之不去的负面影响,比如工作投入度和效率受损。
尽管部分员工能在数小时内从这些负面影响中恢复,但也有人在当天剩余时间里都深受其扰,这说明一场糟糕会议的影响,并非随着时间结束而终结。
这种情况被称为
“会议后遗症”:即在一场糟糕的会议之后,出现一段注意力下降、动力不足或工作效率降低的时期。
会议带来的“后遗症”,还常常蔓延到与同事的交谈中。虽然抱怨一场糟糕的会议可能会获得一些社交支持,但也会将负面情绪传播给同事,延长并放大会议后遗症的影响。
这些“后遗症”的影响平均持续近两个小时,不过对有些人来说,这种感觉会持续更久,有时甚至会持续到工作日结束。有的员工甚至表示把这些负面情绪带回家。这表明会议后遗症可能会超出工作场所的范围,对员工的家庭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开好会?精准设计会议流程:
会前准备-会中引导-会后跟进
实际上,会议本应是组织高效协作的重要机制,关键在于——“
怎么开
”。职场人讨厌的不是“开会”本身,而是“低效会议”对时间和精力的无意义消耗,以及随后工作毫无推进带来的挫败感。
真正高效的会议,不是少开,而是开得有价值。它应帮助团队澄清目标、形成共识、协调资源并推动执行。一场真正高效的会议背后
,依赖的是系统的设计逻辑与扎实的组织能力。
▶▷会前准备——
目标明确,身心到场;细节决定成败,高效始于起点
高效会议的关键,往往不在会中,而在会前。会前准备占据了整个会议成功的大部分因素。会前的准备可以使用“
5W1H+1H
”的方式:
Why(目的)、What(要达成什么)、Who(谁参与)、When(何时召开)、Where(地点)、How(流程安排)、以及How much(预算资源)
不是所有交流都需要会议解决。如果一个问题能通过邮件、文档或即时沟通解决,那也许就不必动用多人、占用时间的会议形式。
所以,
明确会议的目标十分重要
!为什么要开这个会?希望达成什么结果?一旦目标明确,其后的策划、流程、参会人员与资源安排才能清晰有序地展开。
需要注意的是,
一场会议只明确一个目的
。繁多的议题就像一锅难吃的、放了太多乱七八糟食材的大杂烩。最终的结果是,想要解决的问题、达成的目的很多,但会议结束后一个都落实不了。
还有一个易被忽略却极为关键的环节,是会议开始前的“
Check-in
”。这一行为的本质,是让每位与会者“身心到场”。参会者在简短发言中表达自己的状态、期待或情绪,有助于清除干扰,让大脑进入会议模式。这种启动仪式虽简单,却有效地提升了会议效率与参与感。
▶▷会中引导——
掌控节奏,激活参与,每个人都应围绕目标贡献价值
会议开始之后,如何引导讨论、控制节奏、确保议题聚焦,决定了一场会议能否真正达成目标。
高效的会议不是“谁话多谁主导”,而是“每个人都围绕目标贡献价值”。
主持人是会中的关键角色,既要引导流程,也要关注能量状态。一方面,主持人要确保议题不偏离主题,对跑题或重复发言要及时引导回主线;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团队的参与度,避免“沉默的大多数”或“话语权垄断”,让不同声音有表达空间。
有效的会议节奏,通常包括几个核心环节:
处理议题、及时总结,并形成初步结论或行动项
。每一轮发言都应服务于“问题澄清”或“共识形成”,而不是情绪宣泄。
在特斯拉,埃隆·马斯克曾强调:“如果你不在为会议提供价值,就应该离开。”虽然听起来激进,但本质是在提醒每个人都要为会议贡献明确价值,组织也要尊重每个人的时间。
▶▷会议纪要
——让承诺落地,推动行动,书面化是将思想转化为成果的第一步
会议纪要的快速输出,不仅帮助与会者复盘重点内容,更是推动事项落地的基石。
建议在24小时内完成纪要分发,明确责任人、截止时间与下一步行动。
如今借助AI工具可以提高效率,但仍建议管理者亲自过目,保持纪要逻辑清晰、重点突出。
会议纪要并不仅仅是“记录内容”。
它既是回顾的依据,也是推动前行的导览
。无论工具如何进化,会议纪要的质量依然体现着组织的专业度与执行力。
比尔·盖茨在微软早期会议中就坚持“每次会议结束必须有书面纪要”,并亲自审阅关键内容。在他看来,书面化是将思想转化为成果的第一步。
▶▷会后跟进:闭环才是效率的开始
会议结束不代表工作完成。高效会议的另一个关键,是结束之后的跟进机制。正如英特尔前CEO安迪·格鲁夫所言:“你不对执行负责,再好的计划也只是空谈。”
在一些成熟的组织中,会后跟进已成为一种习惯动作。
例如亚马逊的“单页备忘录文化”,要求会后对每个决策进行归档、跟踪,并在下次会议回顾进展。这种制度化的跟进方式,确保了问题不会沉底,决策不会空转。
有效的跟进机制包括:
指定责任人、明确时间表、追踪进展节点,并在下次会议中回顾。
除此以外,一个很简单,但却十分有效的跟进方式,是
会后小范围沟通。
一些参会者在大会中未能充分表达意见,会后通过一对一访谈或小组对话,可以进一步收集反馈、消化冲突,增强落地意愿。
同时,会议结束时的“
Check-out
”环节也很重要,通过一句话总结收获、分享感受,不仅加深理解,也有助于形成闭环,
让大脑和情绪获得一个完整的“着陆”。
一场会议,牵动的是多人的时间资源、注意力配置和组织信任。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合理的流程、扎实的准备和有效的跟进,再高级的议题也会变成一次集体的疲惫。
开好每一次会议,不只是提升效率,更是在打造一个高效组织的系统能力。| 公众号主页回复“高效开会”,看本次直播回放|
会议的终极意义,在于让使命真正落地
开会本身,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更值得关注的,
是其背后的组织逻辑。
一家公司之所以开不好会,常常并不是流程不规范,而是其背后缺乏清晰的使命驱动、角色清晰与价值共识。如果一个组织以“使命为导向”、“自主管理”为原则去设计会议机制,那么会议的本质就不再是“沟通流程”,而是“价值落地”的通道。
在现代组织中,员工更希望被尊重、被倾听,也更关注工作的意义感。这要求我们从“控制与指令”的会议逻辑,转向“共创与参与”的互动模式。
管理者可以不断自问:这场会议是否在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是否创造了真实的协作与表达空间?真正高效的会议,从来不是关于PPT和KPI,
而应成为激发创造力、协同行动的场所。
正如马库斯·白金汉所说:“当会议成为使命落地的工具,组织便拥有了灵魂。”
会议从来不只是时间管理问题,更是使命与战略是否一致、文化是否真实、组织是否健康的“显影剂”。
真正的好会议,是让使命看得见、听得见、做得成。
会议是管理日常的必备动作,如何让会议高效是领导者的必修课。如果你的企业也面临会议低效的问题,如果你希望组织更健康,欢迎了解泰普洛定制高效会议辅导工作坊,联系我们索取方案详情;泰普洛领导力,成立于2002年,我们有多位资深实战的领导力教练,为企业提供顾问辅导、定制化培训、一对一教练等领导力陪跑服务。扫码与我们联系
欢迎咨询,获取更多详情
Ivana:18918323203(同微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精品课系列
| 版权说明 |
- 内容编辑:泰普洛领导力Ivana张婷/李卓越
- 文章素材来源:泰普洛领导力直播《领导者必修课:高效开会的黄金准则》、泰普洛领导力《领导者的开年必修课:高效开会的10条硬核知识点》
- 如需转载,请加工作人员微信 qyj9612,备注“转载”,进转载群;后台回复“转载”,看转载详情
上一篇:
CPI知识课堂 | 人才盘点中测评工具的价值
下一篇:
CPI课堂 | 发展“人”的四个基本逻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