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洞见
解锁约哈里之窗:寻求有效反馈,照见真实自我

| 前 言 |


- 你知道约哈里之窗吗?

- 如何打破个人美颜和滤镜,照见真实自我?

- 他人什么样的反馈,才是有效的?

- 主动寻求反馈步骤和路径有哪些?

- 刺耳忠言&PUA,我们该如何辨别?


这一系列关于寻求有效反馈的探讨,都将在本篇解锁,从主动寻求反馈路径和有效接收他人主动反馈,两大方面展开。内容硬核,适合每一位职场人精读,敬请enjoy...


| 全文共计5173字,预计6-9分钟 |



日本时装浪潮掌门人山本耀司,曾说过: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而来自他人真诚、有用的反馈,就是一件强大的武器,可以让我们更看清和了解自己。


为什么我们要积极寻求他人的反馈呢?所谓旁观者清,发现别人身上的问题总是更加容易;而当问题同样出现在自己身上,自己却很难发现。同时,即使我们不承认问题的存在,可那些注意观察我们的人,还是会很容易发现它们。


这也是约哈里之窗给我们的启示,我们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在别人眼中可能很清楚。这也是反馈的价值所在。


“约哈里之窗”,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模型。它把人的认知,分为“开放区、盲目区、隐秘区、未知区”四个象限。而大部分领导者的失败,都发生在“盲目区”——你自己的问题,自己看不见,也没人敢告诉你。






Part 1

主动寻求反馈

才能看到更真实完整的自己



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完全独立的人。每个人,都存在于和他人的互动关系之中。因此,了解自我,一定包括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


就像如果不借助镜子,人们很难看清自己的面容;同样,缺乏反馈的自我认知,也会有失偏颇,我们很难看见自己的认知盲区。


那么,问题来了!来自他人的反馈,就一定真实有帮助吗?


在你接受到的各种反馈中,既有各种不切实际的夸赞,带来的自大;也会有不明就里的评论,带来的自我怀疑;还会有包装成“忠言逆耳”的PUA,带来的自我伤害和否定。


拿照镜子为例,你可能照哈哈镜时,从不同的镜子里,会看到变胖、变瘦、变高、变矮、变美、变丑的自己。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反馈,都能帮助我们完善自我认知。只有有效的反馈,才能真正起到了解自我、与他人建立积极关系的作用。


什么才是有效反馈,又如何从反馈中学习呢?





Part 2

学会主动寻求反馈

——可遵循这四个重要步骤和路径


主动寻求反馈,意味着带着自我觉察,去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

我们继续深入探讨谈照镜子的例子:

当我们发现自己脸上出现又痛又痒的感觉,猜测那里应该会有个小红点;我们会去找一面镜子,来确认小红点的位置、形状、颜色、大小。


接下来,我们会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对其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如果小红点不严重,且出门见人的场合不受影响,可能直接忽略;如果有点严重,比如影响自己的自信状态等等,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巧妙修饰等等;如果特别严重,那就必须找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检查和治疗。


因此,主动寻求反馈,就是给自己机会,在别人的眼中认识自己,以便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效地进行调整、提升自己,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寻求反馈有四个重要步骤:

盘点自我

诚意邀请

全然倾听

校准数据


这里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我们全身心的投入。


#NO.1 盘点自我

在寻求反馈之前,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了解清楚自己:

- 有哪些优势?有哪些不足?

- 最看重什么样的价值观?

- 最喜欢做什么样的事情?

- 最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 需要提升哪些行为,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自我成长作用?

……

从这些信息梳理中,找出一个自己最想提升、改善的行为。比如,我们可以具体到——如何在1000人左右的场合下,发表30分钟的精彩演讲。

作为寻求反馈的基础,多视角地看待目前的状态,发现自己的盲点,澄澈自己的意图和目标。




#NO.2 与他人连接——诚意邀请

第二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他人连接的能力——真心地、诚恳地邀请反馈提供者。

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都能够,向你提供有效的反馈。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性本能具有趋利避害的特点,导致人们一般喜欢“逢人减岁,遇货加钱”;说得再地气些,也就是通常见到阿姨叫姐姐,看到别人拿A货手袋只当是正品爱马仕,人艰不拆。

而提供反馈,在一定程度上是要“直言相告”,相当于让反馈提供者经历一次高难度对话。

可能会在情绪上,和你一起经历去惊诧、失望、尴尬、愧疚、无助……

如果不是怀揣着帮助你成长的诚意,一般不会有人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做这种吃力且未必讨好的事情。因此,你自己在多大程度上愿意敞开心胸,听取“逆耳之言“是关键,要让反馈提供者感受充分的信任、空间、以及你发自心底的感激。

在此基础上,反馈提供者还需要具备相应能力,可以对你寻求的反馈点,给予实质性的帮助。

比如,对于“在1000人场合下,发表30分钟精彩演讲”这个提升目标,你的反馈提供者需要了解你,或者可以观察到你目前的相关行为,才能给出具体的数据。

理想情况下,反馈提供者,需要是行为观察方面的专家,至少是有行为观察方面的能力。

反馈提供的,不是“不错,我感觉很好,还可以更流畅一点”之类模棱两可的描述;而是具体到看见具体动作、听见具体话语、语气、语速等可衡量的数据。






#NO.3 积极倾听(聆听)


第三步进入听取反馈过程,全然倾听是这个环节最需要的能力。

无论对方说什么,你的任务,首先就是认真地听;其次,就是提开放式问题,比如:

-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看法?

- 当你说我人多时容易紧张,那是什么样的场合?

……

你需要听取并记下所有的反馈意见,不管是否逆耳。在这一步骤中,你不需要找任何借口,做任何解释。

唯一谨记的,是对方在尽其所能帮助你,对此要真诚地感谢。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出现情绪波动,或者防御心理,都是正常的。因为在我们成长过程中,都会逐渐形成某种固定思维模式。比如:

有人习惯用书面语抑扬顿挫地表达观点。

当被其他人指出,这样的表现,不利于与观众建立真正的情感连接时,Ta可能就心生抵触:你不了解情况,我从小就因讲故事绘声绘色而受欢迎。

“绘声绘色”,从小就帮助你赢得称赞,现在被发现可能在阻碍你的精彩演讲,心里难免“咯噔”一下。觉察这些心理变化,并随手做些简单记录,可以在之后用来做更加深入的分析。


这个记录的动作,既能化解防御心理,又能帮助更深地觉察自己,全然倾听自己。






#NO.4 校准数据



第四步:校准数据,从不同反馈提供者的数据中找到共性。


每个人对于同样事物的观察,尚且因各自视角而不同,更何况从不同场景观察,就更具备多样性。


从收集、分析数据的角度看,最好有5位以上的反馈提供者,这样才有助于找到某种模式,避免由于他人可能出现的偏见,造成“哈哈镜”现象,妨碍正确的自我认知。


如果是企业内部的360度反馈,反馈提供者包括直接上级、平级、下属等不同层级,总人数要求更是至少7位以上。


如果多数反馈提供者都观察到同样或类似的行为,自己或多或少也有所觉察,有时甚至自己毫无觉察,那就是“照镜子”带来收获的时候——开始通过认识他人眼中的自己来实现自我提升。


如何用好反馈建议


完成数据校准后,就是如何运用这些反馈,检验我们是否能够从他人的反馈中吸取营养的时间到了。


再回到“在1000人左右的场合下,发表30分钟的精彩演讲”为例:


你可能听到一些自己没有想到的意见,例如:
- 你在人多的场合中很容易脸红,举止也不自然
- 你讲话很书面语,有时听着有点费力,不怎么接地气
- 你的严肃让场域显得有点僵硬

对于这些“逆耳之言”,你怎么看?很简单,回到第一步“盘点自我”时做的功课:

如果你决意要成为一个出色的演讲者,那么这些反馈,能帮助你有针对性地提升。

如果你只是尝试把“演讲”作为一个提升自信心的练习,而公众演讲过于给你压力,也可考虑采取别的方法,比如更加频繁地在会议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多地第一个发言,更少地让自己被各种负面想象羁绊,等等。


总之,要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做出相应的选择,并且更加有效地采取行动,去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解锁约哈里之窗:寻求有效反馈,照见真实自我




Part 3

面对“不请自来”的主动反馈

——如何正确有效接收?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收到一些“不请自来”的、由他人主动发起的反馈。比如:


- 你最近看上去很疲倦,是不是工作压力太大了

- 我听说你到处联系猎头,会不会想跳槽

- 我觉得你很不虚心接受意见,你要好好改正……


这些他人主动反馈的共同特征,是反馈提供者希望与你对话。那么如何从这些反馈中,接收有效信息,看见别人眼中的自己?


记住关键词:“我看见……”,“我听见……”,“我感觉……”



这样既能帮助你回应他人对你的真诚关心,又能进一步澄清对方的沟通、反馈意图,并且还能有效防止被另有所图的人PUA。



解锁约哈里之窗:寻求有效反馈,照见真实自我



#01. 及时探询,才能避免错误信号的传递


我看见……”,“我听见……”,“我感觉……”都是对方的感官(眼睛、耳朵、感受)接收到的信息。如果不和你澄清,有可能就是对方认为的事实。


因此,当你听到这些信息时,最重要的是进一步了解对方观察到你的什么行为。


比如你说过什么样的话,做过什么样的事情,有过什么样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等等,而不是马上做出自己的判断。


比如对于“你最近看上去很疲倦,是不是工作压力太大了?”如果你马上回应,“还好还好,我没问题”,可能失去进一步了解信息的机会。但若继续对话,你一定会发现更多信息。比如,可能是对方观察到你反应速度比平时慢、思维没有平时那么清晰敏捷;而你自己不一定能够觉察到这些变化,甚至健康状况已经受影响,也未曾感受到。

又如“我听说你到处联系猎头,会不会想跳槽”?你马上回应“谁说的,怎么可能”,弄不好反而坐实了误会甚至谣传。如果你进一步探寻“我自己不知道呢,能告诉我从哪里听说的吗?”可能有助于了解误会是如何形成的,这样才有机会澄清误会。

再如,对于“我觉得你很不虚心接受意见,你要好好改正”这样的意见,如果能够让对方愿意告知你的哪些行为,造成其如此“觉得”,才能更加有利于双方继续沟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总之,对于他人主动提出的反馈,一定要比自己主动寻求反馈时,更加认真地倾听、更多使用开放式提问,进行探寻,才能充分利用反馈,达成知人知己的结果。




解锁约哈里之窗:寻求有效反馈,照见真实自我



#02. 关系和连接,是有效接收反馈的重要考量

在他人发起的主动反馈中,关系和连接,是有效接收反馈信息的重要考量


通常,关系密切的人之间,比较容易发起主动反馈。因为是抱着为对方考虑的美好意愿,希望帮助对方看见已经显而易见的盲点。

但是,请注意:即使是这样的情景,也要适可而止。

因为对方在没有准备好接受的情况下,是油盐不进的,无法建立真正的连接;而站在被反馈者的立场上看,“忠言逆耳”情景发生时,自己是否能够保持清醒,才是真正是反馈中的考验。


设想这样的场景:

你正全身心投入到一段亲密关系的建立中。忽然,你的好朋友给你当头一棒——“这真是你想要的?这对你发展有利吗?你深入了解那个人了吗?”

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多数情况下,你已被兴致勃勃冲昏头脑;被这样冰凉的冷水泼来,你很不开心;甚至还可能迁怒于泼你冷水的朋友,或者找出许多理由Ta。

这时,如果你能够觉察到自己的这些防御行为,允许自己慢慢减缓情绪上的冲击,才能够防止自己在沼泽中越陷越深。


如果读到这里,你确信自己如此理性。那么恭喜你,你是少数能够通过照镜子,在他人眼里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请警惕被PUA的可能风险


在接收他人主动发起的反馈中,有一种情况必须重视,那就是——存在被PUA的可能。


有朋友告诉我,TA在成长过程中,多数时间是硬逼着自己接受逆耳之言。因为从小就被告诫“忠言逆耳”,以致于把一切逆耳的话,都当成“忠言”。


坏话听多了,发现自己有点养出“招黑”体质,慢慢知道什么叫做“矫枉过正”。


信任,是有效接收他人主动反馈的前提。一个很少表达善意的人,一段共同利益不确定的关系,不大会产生有助于你成长的主动反馈,反倒很大可能披着“直言不讳”的外衣,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

真正了解自己,包括通过照镜子,从他人眼中正确了解自己,正是提高个人核心稳定,保护自己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最后,分享一个接收反馈的小窍门:心平气和地说一声“收到,谢谢”。

毕竟,最终每个人自己,才是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专家。


解锁约哈里之窗:寻求有效反馈,照见真实自我



| 版权说明 |

- 图片来源:pexels,unsplash
- 内容编辑:泰普洛领导力Ivana张婷
- 如需转载,请加工作人员微信 qyj9612,备注“转载”,进转载群;后台回复“转载”,看转载详情


解锁约哈里之窗:寻求有效反馈,照见真实自我
上一篇:BANI时代,领导者22个坏习惯,阻碍员工发展逆商
下一篇:水土不服or提前阵亡,民企如何打破“空降兵”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