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洞见
水土不服or提前阵亡,民企如何打破“空降兵”魔咒?

- 前 言 -

中国的民企,很多都陷入“空降兵”魔咒:

一方面,企业不断从外部,高薪引进高管人才;另一方面,这些引进的“空降兵”存活时间,惊人地短,存活率也极低。这种现象,不但让企业付出高昂的成本,而且对士气,文化,乃至业务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 民企为何喜欢引入空降兵?

- 空降兵为何容易水土不服?

- 企业如何选对高管?

- 为什么说工作动力契合度,是选择高管的最重要的标准,却最容易被忽略?

-企业一把手究竟该做哪些事,来解决这些问题?


以上问题都将在本篇详解。作者泰普洛高级合伙人刘露教练,从多年服务外企和民企的实践中,总结出选对高管的一手干货和满满心得,建议企业一把手、HR和高管收藏阅读。以下尽请enjoy…


| 全文共计7556字,预计8分钟 |



对企业来说,关键岗位上的人,首先必须保证行为标准和价值观,契合企业的标准


如果这一标准不符合,必须立马换掉,而不是“耐心发展”;其次需要考察任职者的现有能力和潜力,确定是否可以培养和发展。


一个价值观吻合,能力不足的员工,企业通过调岗、培训、辅导等多种手段予以发展,等于保留了企业文化的生生不息的火种和关键人群,这是企业基业长青的保障,也是体现五级领导力的重要指标。



Part 1

“空降兵”的“魔咒”,现状和动因



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2.5年,集团公司平均寿命是7-8年;相比之下,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日本企业平均寿命58年。


中国现存超150年历史的老店,仅此5家:六必居、张小泉、陈李济、同仁堂以及王老吉。而在日本,超过150年历史的超过26000家;在欧洲,百年老店比比皆是。

据统计,空降兵融入新公司文化,并成功存活一年以上的比例,仅为20%。央视对话节目,也曾讲到国内企业招聘空降兵的阵亡率,高达 90%以上,而且大部分在极短时间阵亡。

另有说法:空降兵存活一年内是危险期,存活六个月是正常现象,存活三个月是基本规律。


总之,一方面,企业不断地“招”;另一方面,人不停地走。这似乎成了一种魔咒。









#01. 既然如此,民企为何乐此不疲地引进“空降兵”?

—— 6大主要因素




01 专业能力



民企在某些具体的能力上,和市场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要从具备这些能力的企业里面去挖人,来弥补差距。



02 快速制胜



企业有新的提升需求,包括企业要上市、转型、技术创新、兼并收购等。最关键的是快速,希望找到一个捷径,引进一个人才,帮企业解决解决由于上市、转型、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胜任力,想要走捷径。



03 组织改变



组织改变包括组织机构的变革和人员的调整,如组织扁平化模式,组织边界调整,成本中心转化为利润中心,新型组织再造,或者规模性人员调整、裁撤等。老员工是老组织的一部分,所以,希望引进外部力量来推动变革。



04 基因改良



民企老板非常喜欢“听”和“说”的是,高绩效的企业文化。



他们总觉得现在企业的绩效,不符合管理层、董事会、老板的要求。员工都是老臣,动力不够。甚至有些公司上市后,发现那些拥有股权的老员工,已失去了当初创业的激情。



所以,为了做绩效文化建设,“我们现在的老员工推不动了”,新来的高管可以点燃“三把火”,带来诸如“狼性文化”般的改变,打破组织的舒适文化和惰性。



另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引进数字化行业的人才;或者为了做流程化管理,从外企引进管理精英。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改变企业内部的某种固态化机制。



05 形象诉求



有些民企,在招聘高管时,会在招聘广告中,报一个非常高的年薪数字。部分用意,是为了向市场证明企业的人才实力,从而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从一些有名的企业,不管是国内国外的,引进一些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的高管。



06 管控诉求



老板为了内部权利的再分配与制衡,制约核心高管的权力过大引起的问题;引进新人,可以对公司内部的权利再平衡,起到一个制衡的作用。



07 其他因素



还有一些是心理、政治因素。有些老板打天下时,是像朱元璋打天下一样,靠哥们帮助一起创立了企业。但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老员工尽管很贴心、实干,但不如外面看到的职业经理人、海归,或者在500强企业中的专业人士,那么光鲜亮丽。有些老板自己的学历不高,需要从“武功”转为“文治”,引进职业经理人,可以满足老板的某种心理需求或者办公室政治的需求。








#02. 民企空降兵来源和现状:

——标准是什么?



“空降兵”,一般是通过猎头公司,找熟人介绍,以及老板自己过去的旧相识,他觉得比较容易信任。那么标准是什么呢?



首先,企业会强调找的这个人,有可证明的骄人业绩。比如他专门管某一个事业部的,而且这个事业部由于此人的贡献,才做大做强的,老板找高管,希望他来自业内的头部知名企业。



第二,希望他同时有外企和民企的经验

很多企业认为,纯粹从500强外企挖人过来,会水土不服。所以希望既在外企里面做过高管,同时又有民企的工作经验,认为这样的人是合适的。但是,有些企业找来这种复合型的人才,结果发现还是不行。



第三,很多老板强调候选人要和自己理念一致。如创业精神,发展理念,对行业的、竞争企业或相关人物/事件的一致性评价。



第四,就是不能有傲气,但是要有霸气。能迅速解决问题,解决老板此时此刻想推动的事情。如果老板心思改了,这个霸气就不能用在这上面了。



第五,候选人要有理论,但是不能太多理论

要落地,也要有自信且“善解老板意”,建立在对老板的理解基础上面,很多话老板是不说的,不能明说的。但是你能体察到,能把老板要说,但是不能说出来的话,帮他实现,并且让老板感受到你是理解他的,用他认可的方法,去推动一种改变。这是老板最喜欢的人。



第六,对薪酬的要求都是很宽的

比较少听见老板看中一个人后,由于高管的薪资要求太高,而把门关掉的。他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把他喜欢的人,不管是用短期or长期的,用各种薪酬的组合,把看中的这个人拉进来。这也许是企业家们特有的能力吧!



不知道大家同不同意,这些标准(或许还有其它的),要比职位描述、发在招聘广告的那些标准,来的更加重要。



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潜规则。当然,前提条件是每家企业的这个潜规则是不一样的;它是带上你企业文化,企业创始人和CEO个人价值观烙印的一种标准。


我们要找对空降兵,一定要非常清楚地理解这个标准是什么。


如果经理人觉得这个标准不对,那么你会怎么样去影响你的老板,让他自己有这个自省的意识,来审视自己的标准。有时老板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用这样的标准来找人。



#03. “空降兵阵亡”的归因:

一个是绩效,一个是动力



空降兵阵亡,有很多很多原因。但最后可以归结到两个表现形式:一个是被动离职;一个是主动离职。


或者说,表面上主动离职,实际上是被动离职。实质上就是老板不满意他的绩效,组织对他的绩效不满意。不管是表面让他走,还是表面没有叫他走而是逼他自己走。


另外一种就是他自己自愿走的,就是“我自己都不愿意干下去了”。这个我们称为motivational fit,就是在这个企业里面的动力契合度没有了。所以主动离职。所以这两点,一个是绩效,一个是动力,这两个是空降兵阵亡的归因。






Part 2

企业究竟如何选对高管?



什么叫选对?首先要有动力的契合,高管愿意充满激情地为企业工作,而且长期留任。


人的四大需求有:

1. 物质需求(薪酬)

2. 智力需求(学习成长)

3. 情感需求(组织/人际关系)

4. 精神需求(企业文化/价值观)




我们选择的标准,就是要在这四个方面契合。

如果企业能在这四方面满足高管个人的需求,他才会有真正的激情和动力;没有了动力的话,其他的胜任力是不能彰显的。


动力是一个乘数因子,如果动力是零,你再有技能,结果都是零。



#01. 个人绩效如何产生?



个人的绩效,是由这个人的长期行为产生的。有好的行为表现,才能产生高绩效。这个人的智力,加上他的情商、工作所需要的技能、知识,是影响长期行为的因素,同时“动力”与“平台”会产生倍增效应,可用以下公式来说明:



个人绩效 = 长期的行为

= (智商 + 性格 + 情商 + 技能 + 知识 )

X 动力 X 平台

性格(Personality):一种行为,思想和情绪的固定模式的倾向容易和性格混淆的是所谓“特质“(Trait),特质是描述行为,思想和情绪固定模式的各种标签(被称为性格的基石或者”配方“)

知识:知道是什么,知道如何做

技能:专业技能,个人技能,人际和组织技能(会做)

动力:动力契合度,愿意做

平台:外界的条件:组织环境,领导力,行业,经济,家庭,等等

知识和技能,对个人绩效的影响当然是显著的,但是这两者不是我们的重点。


原因有二:第一,知识和技能是相对来说容易评估的,第二,相对容易改变和提高的;技能不够,可以通过时间去实践、去提升。


我们大部分企业,在招人的时候,往往会过于看重这个人的技能,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情商和智商,相对也可以改变。但是相对来讲,不太容易短期或在没有外力强烈的作用下改变。但它对绩效的影响和技能一样,是代数和的效应;但是动力和平台的影响是乘积效应,和绩效高度正相关。



所以,针对高管问题的“魔咒“,我们需要重点关注这两个因素。




#02. 评估之前的功课:

——工作动力契合度+企业外部条件




1. 工作动力契合度:

选择高管最重要的标准,也最容易被忽略




我们来考察一个人,是不是在动力方面符合公司的标准,首先要问动力标准是什么?



公司的动力契合度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找人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明白,在物质、智力、情感(人际关系)和精神(价值观)这四个层面,企业能提供什么?员工个人的需求是什么?他们是不是匹配?



如果匹配就叫动力契合,如果不匹配就是不契合。这个才是我们选择高管的最重要的标准,而且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掉的。





我们谈到人的四大需求,往往会忽略精神需求,也就是价值观需求,其实这点非常重要。比如:



公司提供再好的薪水,再宽松友好的组织氛围,老板对你也很nice;你在这里也越做越好,有很多职业发展的机会,你还可以学到很多;但是,你是一个回教徒,企业业务却与猪肉相关,你觉得他会有动力吗?


所以,价值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从奢侈品公司出来的高管,跑到一般的FMCG级快消品公司会不胜任?这里面有很重要的原因,是价值取向,也就是精神需求不吻合。


如果把企业看成人:

- 企业也有物质需求:也就是企业要赚钱,要有经济效应;

- 企业也有情感需求:要获得社会尊重,要履行社会责任,在行业里要有地位,要维持行业和其他market players 之间的关系;

- 企业还有智力需求:所以企业要创新,要发展,要不断的在技术上面突破,要去引领;

- 同时,企业还有精神需求:企业要有要有自己的文化和核心价值观。

所以,我们看到,一个人的需求和一个企业的需求,在这四个维度上,是完全吻合的。



那企业在找人时,就要把企业的需求和个人的需求结合起来,要首先搞明白:

- 企业的物质条件是什么?

- 企业的组织和人际关系的的特征是什么?怎样的Dynamics? 包括领导力,工作氛围等

- 企业能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包括个人职业发展和企业的发展

- 企业发展的愿景,以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2. 企业内部条件研究


当我们做内部条件研究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来参考,每一个因素它都有两极化的。比如说我们的文化,是控制型的还是授权的,是谨慎保守的,还是勇于冒险的。


如果你企业是一个勇于冒险的文化,那么你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找来一个高级审计师背景的leader来领导业务,可能就不太符合你的要求,工作契合度就没有。




#03. 评估高管与企业的动力契合程度


我们知道了内部条件后,在选才过程中,需要评估和判断候选人的动力需求和企业的内部条件是否吻合,从而决定动力契合的程度,即前述的四大需求的动力契合度。


其中,物质需求和学习发展需求的动力契合度相对容易检验,但是 “组织/人际关系”和“价值观“的契合度,就较难界定和衡量。


具体方法,我们将在《后疫情VUCA时代,CEO成长进化营》上作专题讨论,此处只做简单的介绍。



▶  目前市场上通常的做法:


一是使用测评工具;二是通过面试提问,如结构性行为问题,来甑别候选人是否合适;三是做背景调查,有些猎头公司专家,会走进候选人所在的企业,去收集各种相关信息。



但是,为什么一大圈下来,精心挑选的高管,仍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其实任何工具和方法,都有“信度“和”效度“的问题,它们会影响精准度。打个比方:用一把标准的直尺,去测量一个西瓜的重量,显然是无效的;同理,用一台不标准的电子秤,去测量这只西瓜的重量,则是不可信的。



把一个高管放到企业之中,他的表现是未来的,没有发生的;我们只是用过去的东西,来预测未来。



▶ 提高精准度的两只手

我们能做的是怎么提高精准度。一方面,我们通过面试,问对问题,准确地收集候选人的信息,之后抽丝剥茧,把真正的一个画像及冰山下的特质挖出来,从而辨识出候选人的动力需求,这是“一只手”。


另外一只手是,我们一定要非常了解,就是公司能够提供什么。


动力契合度就是两只手之间的关系。




- 动力契合度图 -



当我们提供一个职位给候选人的时候,我们来考察他在动力上面是否契合职位,四个维度的因素有哪些?哪些是候选人需要的,哪些是他不要求的。


只有当职位所提供的这些因素,正是他所需要或喜欢的(或不喜欢),这个才叫契合。


▶ 职位画像,是职位在动力契合度四个方面的特点



职位画像,它绝对不会写在招聘广告与JD里,但远远重要于这两者!我们要知道决定一个高管有没有动力,会不会受到激励,来做好这份工作,然后能够留下去,最重要的是职位画像,而不是职位描述上写的东西。



另外要提醒的是,我们千万不要把企业的价值观认为是墙上的标语,并拿来用来考核候选人。因为墙上的标语,是你所期望的目标、价值观和文化,不是当下的现实企业文化。



企业真实价值观,如:

高度的结果导向,甚至冷酷无情地追求绩效;或者你企业的沟通文化往往是批判性的,开会经常吵架被视为正常现象;你企业的决策非常迅速同时又善变,朝令夕改;你企业是一言堂,基本老板说了算;你企业创新导向,非常包容犯错误……

这些才是你真正的价值观,要用这些去考核候选人,才会有效。


Part 3

激励高管的最好方式——打造领导力文化

企业一把手究竟该做哪些事?



企业可以提供的东西和员工的动力需求相吻合了,员工就会受到激励。


专业技能非常重要,也不会被忽略的;但动力与平台因素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却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另外,高管人际方面的技能和行为标准方面的表现,又会推动企业的平台价值。所以,这是一个互动的结果。



首先,企业要建立一个领导力的文化。领导力文化,是可以启发和激励员工最大动力的内部条件。


当一家企业从前台接待到老板,都有领导力思维时,企业就有领导力文化。那么,企业内部才会建立起薪酬、成长、组织/人际、企业文化/价值观的最优化组合,才会建立高度的员工认同。



另外一方面,高管的领导力需要不断提升,要激励自己和他人,推动优化践行企业领导力文化,并且将这种文化转化为自己和团队绩效的一种能力。



“高管领导力”,是激励自己和他人,推动、优化、践行企业领导力文化,并转化为自我和团队绩效的能力。


一个不懂得如何激励自己的人,他是不会激励别人的。


约翰·麦斯威尔说:一个企业的整体领导力水平,一定不会超过这个企业老板的领导力水平。


如果高管的领导力提升了,但老板的领导力水平低于高管,这个高管就会走。一家企业,永远不会长期出现员工的领导力水平,高于老板的领导力水平。


所以,老板需要做什么?


#01. 梳理、检视、践行、宣导企业的“上三路”(初心,使命,愿景,价值观)



这对初创企业非常重要。其实中国所有的企业,都是初创企业,包括阿里、京东。日本超过一百年的企业有两万多家,而中国只有5家。


尤其对于初创企业,最持久的凝聚力是价值观和愿景,而不是薪酬,因为,永远有比你出的起更高薪酬待遇的对手,来挖走你的人。


初创企业的“上三路”可以是‘BHAG’。正如吉姆·柯林斯说:


胆大毛糙的大目标,能吸引最好的人才。因为最好的人才,希望去完成最困难的任务。真正的胆大毛糙大目标,是会吓走平庸之流的,如果你想获得并留住最好的人才,你必须去做最困难的事情。



以“上三路”为选才,用才和激励的最主要的标准,找到“为使命而兴奋”的高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句口号,是一种信念,粘合剂,润滑剂和“定海神针”(Be Soulful);以“企业核心价值观”评估,发展和链接个人和团队。



我们的核心是不变的,我们不断地去创新、调转,要变换这个方向。尤其是数字时代、VUCA时代,我们要不停地变,要敏捷。但是核心我们不能变,这个核心不是我们的核心业务,核心是指价值观、使命。


具体如何做到变与不变,将在《后疫情VUCA时代,CEO成长进化营》上作专题讨论,下面只做简单的介绍。







#02. 清晰的战略导向


不做战略规划不等于没有战略;敏捷性不等于不需要战略;我们要理解“战略选型”,让高管参与战略讨论,和高管及其他员工做“战略联盟”。


有一种战略原型叫适应型战略,很多软件公司会用它,它不是规划出来的,它是快速调整的,所有组织设置、部署与扩张,全都是按照适应型战略的规则来做的,并不是没有战略。



当一个老板说,战略都在他脑子里面,大家只要跟着他走就可以了。等于是把高管拒之门外了,长期来看,高管不会跟着老板走的。



任何企业,从优秀到卓越需要15到20年时间,走到这个愿景是要有一个路径和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战略导向,需要非常清楚清晰。



#03.从“运营管理者”变为“企业领导者”


如果让老板的时间分配做一个统计,看看各项事务的占比:战略、运营、与人相关的工作。

战略相关的工作,除了思考和制定企业发展方向外,还包括思考和寻觅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参加行业论坛,了解市场动态,思考转型和创新等重大问题。



和人相关的工作,包括去面试候选人,和员工促膝谈心,和员工深谈了解互相了解需求。如果是和下属去谈项目进展,跟进下属的绩效,这不属于“和人相关的工作范畴“,属于”运营相关的工作“。

调研结果是:



大部分老板,将时间花在了运营上。真正的企业领导者,应该花50%以上的时间在人相关的工作上,30%花在战略方面,20%花在运营上面。


真正的CEO,需要一个COO,让COO将80%的时间花在运营上。


我们经常有一个误区——将KPI改为OKR,就能达到好的绩效。做KPI也好,做OKR不是目的,更不是领导力,它只是一个方法,是体现领导力的一个process,一个方法论。


管理绩效要变成领导绩效,就是managing performance 变成leading performance。



- 作者简介 -

如果你是企业一把手/CEO/决策人

如果你也认为自己的领导力水平

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高度和未来



如果你也希望自己

从“运营管理者”变为“企业领导者”



如果你期望大道至简、直击要害的

领导力方法给企业提速



如果你期望通过专业外脑的帮助

来系统打通自己的领导力

发展路径和图谱



我们诚挚邀请您来参加

泰普洛领导力高级合伙人刘露教练

为企业一把手精心打造的

《后疫情VUCA时代,CEO成长进化营》

点击了解详情


| 版权说明 |
-  图片来源:pexels,unsplash
- 文章素材:刘露老师泰普洛《企业如何正确选用高管》线上沙龙
- 内容编辑:泰普洛领导力Ivana张婷,实习生田园园对本文亦有贡献
-  如需转载,请加工作人员微信 qyj9612,备注“转载”,进转载群;后台回复“转载”,看转载详情

上一篇:解锁约哈里之窗:寻求有效反馈,照见真实自我
下一篇:“真价值”OKR:写好只是表象,思维才是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