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洞见
时间的隐秘模式:把握人生的节奏与时机
- 编者按 -


疫情三年,改变了我们所有人。你所习惯的生活节奏和工作模式,正在以另外一种形式重建。



这就是我们的人生。它并不是一直上扬的斜线,而是有波峰波谷的曲线。就像一年有春夏秋冬,春播夏种,秋收冬藏。



我们的命运,也是时好时坏,运来时策马奔腾,运滞时原地踏步。要了解这一切背后的规律,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人生的节奏。



节奏,或者说规律,蕴藏于万事万物之中。



自然有节奏,生命有节奏,事物发展也有其节奏。如果我们能把握节奏,跟随节奏,我们就可以顺势而为,发挥节奏的力量——也就是平克所说的“一切都有时机”。



在《时机管理》一书中,对700多项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探寻出的“时机和规律”,值得我们在后疫情时代的当下,进行反思。



比如,当前最直接的问题:我们如何接受和克服,新冠感染带来我们生活、工作,尤其是身体状态的干扰?



2023新年伊始,泰普洛领导力的首篇头条,就带大家深度探寻“节奏和时机”。我们希望每一位朋友,都能把握并接受自己人生的节奏和时机,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感和价值感,开启全新一年!

| 全文共计4897字,预计4-7分钟 |


■ 为什么说休息不是懒惰的象征,而是力量的标志?

■ 为什么说所谓的“中年危机”,只是一个温和的低潮,而非真正的危机?

■ 为什么说中场的倦怠,反而会迎来你行动的关键时刻?

■ 为什么说从人的身体,到事态发展,再到我们的组织,都需要时机管理?



以上问题

你都可以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PART 01

时机VS时间:时机是一种节奏,一切都蕴含时机



相信我们大部分人,都知道时间管理。时间管理的本质,是对个人精力的管理;而时机管理,则更强调一种时间与事件的动态规划。



用平克的话说:「时机是一门科学,它是一个多层面、跨学科的新兴研究体系,是关于人类生存状况的全新见解,并为更智慧地工作和改善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



时间管理,把个人所拥有的时间,看作可统计的量;而时机管理,把个人所拥有的时间,看作一个有机整体。



在不同的时间,做事效果也会不同。因而,时机管理就是了解时间背后的规律,有针对地行事,提升成效。



时间,是一条长河。它赋予了我们对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概念。时机,是一种节奏。自然有节奏、生命有节奏、事物发展有其节奏……如果我们能把握住节奏,跟随节奏,就可以顺势而为、发挥节奏的力量。



时间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人们希望自己在何时做何事;而时机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何时做何事更科学。前者强调时间规划的主观性,与科学与否无关;而后者则强调做事情有正确的时机,需要科学把握。






你相信吗?一天之中,在上午的时间,法官更倾向于作出有利于囚犯的裁决。平克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

在以色列,有两个法官,会处理全国约40%的假释请求。从早到晚,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听取囚犯的诉求。



在人们心中,法官一直是理性、审慎、明智的象征。他们严格遵循事实与法律,对囚犯的命运,做出公正的裁决。然而,几位社会学家,研究这两个司法委员会的数据发现:



一天之内,法官在上午更倾向于作出有利于囚犯的裁决;而临近中午时,他们作出有利于囚犯裁决的可能性却不断下降,逼近于零;第一次午餐休息后,法官却变得宽容,再次做出了有利判决;但几小时后,法官却又采取了强硬的态度,大多数囚犯徒劳而返。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研究人员无法准确找出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进食恢复了法官的血糖水平,补充了他们的能量;可能是从座位上暂时离开让法官的心情变好了;也可能是法官累了,休息减轻了他们的疲劳感。



但是,事实却是:一个本与司法决策毫无关系的外部因素(法官的精神状态),却成了决定囚犯获得自由,还是继续留在监狱的关键因素。



由此可见,人的情绪,是饱满还是低谷,可能会影响许多重要的决策和结果。






PART 02

我们身体的时机管理,发现隐秘的生物钟机制;一天之内的时机管理要点,是“休息”


正如我们在上面提到法官的例子。如果你能充分了解自己身体的节奏和时机,就能充分管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效率;如果你能熟练掌握这一隐秘的生物钟机制,你就能在时间管理上,做出更明智的“时机”抉择。



就拿我们自己每天的情绪变化来说,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人们每天的情绪,就像潮汐一样,具有规律性地变化,其中暗藏玄机。



平克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类型”,大致可以分为“猫头鹰型”、“云雀型”和“第三种鸟”。



“猫头鹰型”的人,日出很久才会醒来,直到下午甚至晚上,才迎来高峰;“云雀型”的人,早起很轻松,白天感觉活力充沛,晚上却疲惫不堪;“第三种鸟”,则居于两种类型之间。



猫头鹰型的比例约为25%,云雀型约为15%,第三种鸟约为65%。所以,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属于第三种鸟。



在知晓了自己的时间类型后,我们就可以利用身体和情绪的时间模式,对一天的规划,进行管理和调节。



一天之内的时机管理要点,是休息。正如平克所言:「休息不是懒惰的象征,而是力量的标志」。






如何利用自己身体的隐秘生物钟,进行高质量的休息呢?平克提出了恢复性休息的5个原则:



原则一:休息比不休息有效


研究者们发现,随着早晨慢慢过去,人们做出有利决定的比例开始下降。但是假如此时,人们在恢复性休息中喝点果汁或健身房运动一下。当他们再次回到工作中,会做出有利决定的比例又会升高。



原则二:动起来比坐着有效


一项研究表明,每小时走5分钟,会提高能量水平,强化注意力,改善一整天的情绪,并减少傍晚的疲劳感。研究人员称这些“微型运动”比专门散步30分钟,更能放松身心。



原则三:社交比独处有效


独处也有助于恢复精力,特别是对于内向的人。但是,与他人在一起时,更容易激发出巨大的能量,特别是当我们可以自由选择与谁在一起时。



原则四:户外散步比待在室内有效


接近大自然的休息,能使我们更好地放松。虽然大部分人也知道在户外会更开心,但却低估了更开心的程度。花几分钟拥抱大自然,比待在室内更好;望着窗外的绿色,比盯着墙壁或隔间更好;即使在有植物的房间中休息一下,也比在没有绿色的空间好。



原则五:彻底放空比思绪万千有效


我们经常将休息与另一项认知要求较高的活动结合起来,比如看短信或与同事讨论工作。这是一种错误。拒绝科技产品的休息,可以增加活力。





PART 03

对事情的时机管理:

秘密在于起点、中间点和终点




一件事情的发展,有其发展规律和模式,抓住其中重要的时间节点,我们就可以做好一件事情的时机管理。平克认为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三个重要的节点,分别是:起点、中间点和终点。



1. 起点:“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在一件事情的发展进程中,起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会一直影响到终点。



一个失败起点的影响,超过了大多数人的想象,不过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尽管我们不能总是确定什么时候开始,但我们可以对起点施加作用,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不良结果的影响。



方法很简单,成功的开始有三个原则:正确开始、重新开始和一起开始。



正确开始是指,不管做什么,我们都要充分利用起点的力量,力争有一个好的开始,比如一毕业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重新开始是指,即使失败了也别气馁,可以尝试选择一个新的起点重新开始。这个新起点可以是社会性的,比如新年第一天、每月或每周第一天;也可以是个人性的,比如新的一岁、新的住处、新的工作等等。



一起开始是指,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开始,重新开始也完全不起作用,那么我们就把有着相似处境的人组织到一起,寻求整个群体的改善,一起努力度过难关。







2. 中间点:是低潮,也可能是引燃的火花



中间点会让我们泄气,它可能成为低潮;中间点也可能引燃我们,成为火花。丹尼尔·平克,称这两种效应,分别为“低潮效应”和“火花效应”。



这其中,我们最熟悉的例子就是“中年危机”。



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理由,来解释为何人到中年会出现低潮。但在平克看来,“时机”才是真正的原因。



就像跑马拉松,跑到一半,一定是心理和生理最脆弱的阶段。想想看,虽然前面已经跑了一半,可后面还有一半在等着你,而且越往后难度越大。然而,这个时候只要你咬紧牙关,一鼓作气,就会挺过最难受的阶段;而越接近终点,你的决心和干劲就会越大,因为胜利在望。



一个项目团队,也会经历一个长长的惰性阶段。



在这个阶段内,队友之间已经比较熟悉,他们会谈论各种想法,项目却没有向前推进。但是,当项目走到中间点时,如果项目成员产生一种“我们的时间不多了”的紧迫感,就能激活团队成员的动力,改变其行动策略,并最终促进项目的顺利完成。



平克称这种紧迫感为“呃-哦效应”(uh-oh effect),在到达某个中间点时,一个警笛在我们头脑中拉响:“呃-哦,我们快没时间了!”



这种健康的压力,可以成为点燃成为我们的火花,使得我们鼓足干劲、齐心协力,一起完成任务或度过难关。



因此,要想将中间点的低潮转变为火花,关键是要利用中间点提醒自己,而不是放弃。



我们做一件事情,通常会重视开始和结束,而在中间懈怠。如果你把中场的哨声当做一个提醒,中场反而是一个重新爆发的机会。所以,请把握好你的中场,它会迎来你行动的关键时刻。






3. 终点:令人难忘的终点



像起点和中间点一样,终点也在悄悄地引导我们做什么以及如何做。事实上,各种经历、项目、学期、谈判以及人生阶段的结局,都以4种可预见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激活、编码、编辑和升华。



激活,是指人越接近终点,越是拼搏。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橄榄球比赛。根据美国全国橄榄球联赛2007至2017年间的比赛数据,在距离上半场比赛结束还有一分钟时,拿球球队会非常积极地得分,拿到的分数是比赛中其他一分钟之内得分的两倍。



编码,是指终点会帮助我们编码,即评估和记录对一项事物的整个体验。



比较能说明这一点是“峰终效应”(peakend rule),这一定律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提出,主要是说我们对于一个事件的记忆基本是由高峰和终点时的体验决定的,其他的内容对于记忆几乎没有影响。



编辑,是指在接近终点时,因为时间变得有限,人们开始修正自己的行为和选择。



那些步入晚年的老人,因为年岁已高,很可能会开始“编辑”社会关系,他们会忽略一些不必要的人和事,而选择把余下的岁月花在那些与他们关系紧密的一小群人身上。



最后,升华,是指一个好的结尾,通常可以使一个故事或者一件事情变得更有意义。就像一部电影最后的结局,一种悲伤与快乐混合的复杂情绪,可以升华整部电影。



PART 04

对领导者而言:

掌握时机比善用策略同样重要




在《领导力21法则》一书中,约翰.马克斯维尔在第19章中,给领导者,也提到“时机法则”。他认为,对领导者而言,掌握时机与善用策略同样重要。



了解情况,并知道步骤,并不足以使你的领导行为,获得成功。惟有在正确的时机,执行正确的行动,才能带来成功。否则,我们只好付出双倍的代价,这就是“时机法则”。



邱吉尔在次公开演讲中,也就“时机”发表了精辟的见解: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特别的一刻;在这一刻,他要破茧而出。



如果能掌握这特别的时机,他就能完成一生的使命,这使命乃是造物主单单为他而设的。



在这样的时刻,他尝到了伟大的滋味,而这也是他一生中最美的巅峰时刻。”





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时机管理》的精彩总结:

曾经,我相信可以无视一天的情绪波动;现在,我相信应随生命起伏而动。



曾经,我相信午餐、午睡和散步都是奢侈品;现在,我相信它是必需品。



曾经,我相信终点并不重要,主要是因为我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现在,我相信中间点,说明了人类行为和世界发展的一些最基本的东西。



曾经,我相信幸福结局的价值;现在我相信结局的力量,不在于毫无遗憾的大团圆,而在于辛酸的意义。



曾经,我相信时机就是一切;现在,我相信一切是时机……



| 版权说明 |

- 文章来源:

- 图片来源:pexels,unsplash

- 内容编辑:泰普洛领导力Ivana张婷

-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请加工作人员微信 qyj9612,备注“转载”,进转载群;后台回复“转载”,看转载详情





上一篇:CPI解读案例 | 民企高管7大典型个性画像
下一篇:吴伯凡:创始人的变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