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说领导者的能量值,决定其领导力水平?
- 为什么说领导力不是技巧而是心智,不是力量而是能量?
- 为什么说微软的两任CEO,反应出了领导者的能量对组织命运的影响?
- 为什么说“赋能”一词的流行,恰好诠释了领导力本质与能量的联系?
- 为什么说对领导者赋能的最好方式,就是“教练”?
……
这一系列关于领导力的本质问题,都将在本篇,一一揭晓。
本文作者许正,是国内知名的总裁教练,他在企业管理和教练领导者的实践中,发现并总结出领导力发展与领导者能量的关系。从“术”的层面,升华至“道”,相信会对很多读者的认知都会带来新视角…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
企业要想取得持续的成功,必须依赖足够多的领导人才,而且需要不断培养和激活组织内的领导力。
而这又恰恰是绝大多数企业,当前面临的最大瓶颈——无法培养出足够多的领导人才。即便是很多企业已经在这方面投入巨资,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似乎也收效甚微。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1
麦肯锡的研究
与我在私董会小组的体会
早在2015年,麦肯锡公司就曾对此做过调研,他们访谈了很多企业包括商学院,发现仅有7%的企业高管,表示其所在公司在培养领导力方面效率很高。
这与我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非常相似。
我在私董会小组的体会
过去几年中,我曾担任若干家企业的高管教练,包括伟事达私董会的总裁教练。在这期间,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那就是:
被培养的领导者,能取得领导才能的提高和领导力的发展,与其说他们学会了某种具体的技巧和技能,不如说他们的心智模式发生了变化。
麦肯锡在研究报告中,也同样指出:
与领导力发展最相关的4个关键领域之一——深层次的心态转变,另外3个分别是战略需求、实际工作和可衡量的结果。
心智模式与领导力的关系
只是,“心智模式”这个词儿,听起来有点悬虚。我们先来看看专业版解释:
所谓心智模式是指深植我们心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并深受习惯思维、定势思维、已有知识的局限;具体而言,往往和这个人的人生态度、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有关。
通俗点说:
当一个人的认识和境界提升了,心胸开阔了,对事物和问题的看法自然就变得更加透彻,并愿意对组织作出更多付出和帮助。这时,领导者的领导力自然会得到提升。
在我所领导的私董会小组中,凡是那些领导力获得真正提升并获得他人认可的领导者,在这方面都有类似感受和体验。
在一个团队中,这样的人越多,领导才能就越容易被激发出来;而在一个教练型组织中,只有当教练自身的能量状态非常高,才有可能激发出团队的更好能量状态;否则,可能会被那种消极、沉闷、碌碌无为的心态所淹没和牵扯。
学习型组织的早期实践者,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在组织变革中,这一观点已被辩论多年。学习型组织的早期实践者,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发现:
变革者的心智状态,会影响整个变革过程。
对我们这些已经完全接纳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来说,这一领域既熟悉又陌生。因为它的语汇和表达,与我们过去惯常所熟悉的经典物理学、管理科学、工程科学,都不太一样。
它不是技巧而是心智,不是力量而是能量。
2
大卫·霍金斯
对能量层级的研究
过去30年,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大卫·霍金斯,曾开发出一个关于人类意识能量层级的图示。在历史上,这张图第一次将万世万物(也包括人类所具有的能量振动频率),按照所对应数值标识了出来(如下图所示)。
他还明确指出:能量值在200以下,都是负向压力或者叫负向能量;只有当能量值高于200时,才能产生真正的正向能量。
而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处于200左右,当一个组织尤其是商业组织的能量值高于200,或者有更多的高能量值领导者出现时,这家组织就会焕发活力和生机,相反会陷入到争斗、封闭,最终经营绩效大幅下降。
200这个数值,是一个关键的分水岭,在它之上代表着勇气,也就是那些愿意采取行动进行改变的心智模式;200-250称为中立(或淡定),也就是有更加开放的态度,愿意去采纳不同意见,尝试新事物,对任何事物没有芥蒂和分别,具有广阔的包容心态。
3
微软市值重回全球第一
与组织能量的关系
近来,低调已久的微软,又成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上个月,微软市值一度超过苹果,这是微软在时隔十多年后,重回全球企业巅峰的位置。
十多年前,当比尔·盖茨将微软权杖,交给他的继任人史蒂夫·鲍尔以后,微软公司的业绩就一直低迷不振。
鲍尔默的领导风格:强势保守
其实,鲍尔默这个人在业界的口碑,并不是太好,因为他强势。甚至内部传出他很专横,在他管理下的微软,内部争斗也非常激烈。
虽然微软采取了强有力的高绩效文化刺激,但公司变得越来越保守,固守其原有产品,对市场更多是一种软件使用权的征收手段,形象愈发不佳。
很多人都认为这家公司,也将逐步走入衰落之中。
幸运地是,鲍尔默在退休后,将他的权杖交给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管理者——出身于印度、成长于美国的纳德拉。
纳德拉的领导风格:温和开放
纳德拉的管理风格与鲍尔默完全不同,他崇尚学习,主张团队拥有开放的心态;他愿意倾听,非常温和,对各种新兴的想法积极鼓励。
在纳德拉的高管会议中,他一反常态,让大家畅所欲言;他通过不断地渗透和影响,将已逐步进入封闭状态的微软,拉回到构建一个开放式生态体系的新思维当中;他还抓住了“云计算”的风口,一举走出原有的按照版权收费的老路,建立了在云计算平台上提供服务和软件服务的新模式。
关于纳德拉更多的领导力风格,请点击回顾泰普洛对微软中国前高管的专访:
两位CEO的风格反映了不同的能量层级
鲍尔默和纳德拉,这两位CEO如果分别按照大卫·霍金斯的能量层级来打分,我们会发现:
鲍尔默的很多行为都在200以下,更多是在150-愤怒和175-自大这个层级。因此团队内部充满了争斗和隔离,对外也是这样的态度。
而纳德拉的能量层级至少高于250,他具有更加包容的心态、宽广的心胸,并拥有尝试新业务的动机,也有意愿和能力去作各种新尝试;他处事温和,主张学习,用开放式生态系统的心智模式,为这个组织注入了新的能量。
4
高能量层级的人所带来的能量
是可以转化给组织的
根据大卫·霍金斯的测算,如果一个人的能量值达到400分,也就是很多大科学家、法官、哲学家所处的“理性”这个层级,他们的能量层级大概相当于40万个具有200能量层级的人。
一个大公司的高管,如果具备了400能量层级,他的能量有可能去抵御乃至驾驭这样一个更大的能量场,并为一个组织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变化。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
领导力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能力和技巧的问题,更多在于心智模式;而心智模式与意识能量的关联,却很少为人所知。
但是很多流行词汇,比如“赋能”,已经让我们开始了解到:
领导力的本质和某种能量相关联,我们更愿意讲领导力可能来自某种赋能,而赋能并不是简单的将技巧和能力教会给某个人,而让某个人具有某种新的能量。
如何赋能,有两个关键要领
以我的经验来看,真正为领导者赋能有两个关键要素:
第一、需要有高能量的教练,通过规律性的对话和日常的耳提面命,来提升被辅导者的能量状态。
教练的能量,如果低于被辅导者,是不可能帮助到被辅导者的。这也是为什么真正优秀的教练,在商界乃至各种组织中非常缺乏的原因,因为本身高能量值的人就不多(高于200的高能量者,只占人口总数的15%)。
小编画外音:
对于这一条,我们有很深的体会。自2005年开始,泰普洛通过提供一对一教练服务,帮助了很多中外企业培养和发展领导者。很多客户的服务时间都超过5年、甚至7年10年。客户对教练服务采购的连续性,也客观说明了教练的能量是可以传递给领导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赋能。
第二,需要与相对高能量值的人,形成学习团队,彼此砥砺、互相赋能;这种赋能的方式,往往以“提问题”的形式出现。
大卫·霍金斯有一个敏锐的观察:同样一个问题,经由不同的人问出来,带着某种似乎命定的因果律。
也就是说:
一个问题被提出时,答案已经隐含在里面;而这个答案的可能结果,实际上是与提问者本身的能量状况有关。
所以,提问本身带来的是“能量”,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问句。
这也很能说明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被一些问题点醒,是与提问者本身的能量状态有关的,而不简单是问题里那个简单的字句。
字句是可以重复的,而“能量”只有提问者才能带来!
小编画外音:
对这条,小编的感受更深。在泰普洛领导力,我们将教练技术融入企业内部的圆桌会议,通过泰普洛专业教练的引导,高管团队彼此发问,坦诚相见,沟通和讨论都能到达前所未有的深度。经过几年的尝试和打磨,效果非常惊艳!
能量值低于200,很难成为真正的领导者
因此,不论是教练的个体辅导也好,群体学习也罢,都需要对教练和团队的能量状态进行甄别,才有可能去激发被辅导者的能量状态。
一个真正好的领导者,他的能量状态必须在200以上,甚至要超过250乃至300,才有可能驾驭更大的复杂局面,并且持续为组织赋能。
换言之,那些能量值低于200的人,是很难被培养的,除非他们的能量跃升超过200。
否则,他们充其量只能学习一些管理技巧,当他们走上更重要的领导岗位时,自身比较低的能量状态,无论是150的愤怒,还是175的自大,都会使组织陷入更大的焦虑、争夺、不和谐、冲突和矛盾当中。
组织内部如此,组织生产的产品乃至对外的沟通和交流,与客户的关系也是如此。这样的领导者,不作培养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