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洞见
“领导力修炼”的三个维度:认知、情商和哲学
- 为什么说认知升级,是成就“钢铁侠”马斯克的重要原因?
- 为什么说一般人的思维都是“改善性思维”?
- 有哪些思维模式和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认知升级?
- 为什么说外界形势和局面越复杂,越考验个人的情商?
- 为什么说情商升级的最高境界是“此心不动,随心而动”
- 领导者的修炼和升级,又有何路径可循?东西方的文化有何异同?
 
在上篇新年特辑:从中国智慧和西方模型,看“领导力的修炼”,从洞见现实、中国智慧、西方模型三个方面,谈到了创业者和领导者的进化与修炼。
 
在本篇中,陈玮教练将从方法论上分享:创业者和领导者如何持续升级和进化,并用“陈三角”模型来具体解释,相信能帮助各位朋友在操作层面有所启发。
 
本篇作者陈玮,是泰普洛业务合伙人,现为北大汇丰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北大汇丰创新创业中心主任,曾任滴滴出行高级副总裁、万科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人力资源官、Hay Group大中华区总裁等职。
 
 
 
决定一个人成长上限的是认知,而决定一个公司成长上限的是领导者。领导者的自我提升和修炼,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至关重要。
 
上篇从中国智慧和西方模型,看“领导力的修炼”,主要从洞见现实、中国智慧、西方模型三个方面,谈创业者和领导者的进化与修炼。本篇,我们将从方法论上重点讲一下:
 
创业者和领导者如何持续升级和进化,并用以下的“陈三角”模型来解释,期待这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能让各位有所启发。
 
“陈三角”模型的内核是体能。研究证明:
 
运动会帮助我们提高免疫系统和认知能力,让我们变得更健康更聪明,运动还可以帮助我们管理情绪,减少焦虑和压力。
 
如果要想走得更远,建议我们每一位创业者和领导者,都需要动起来,管住嘴、迈开腿。
 
01
第一个角:认知升级
成长思维、刻意练习和学习循环的理论
可以帮助我们产生更多的认知升级
 
领导者和创业者,都是在“过五关,斩六将”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而问题会越来越复杂,通关会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尤其是创业者,需要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持续解决日益复杂的问题。
 
因此,认知升级特别重要。
 
所谓“认知升级”,是指对事情和世界有不一样看法或全新洞见,而这个新的看法和洞见又促进了问题解决,并产生了积极的结果。
 
 埃隆·马斯克的“第一原理”思维 
 
大名鼎鼎的“钢铁侠”马斯克的“第一原理”思维,就是一个重要的认知升级。他在一次演讲中,就曾提出:
 
我们运用“第一原理”思维,而不是“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别人已经做过或正在做的这件事情,于是我们也去做,因此结果就是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
 
 
关于马斯克的更多思维法则,请点击:从特斯拉到SpaceX,关于马斯克的领导力法则
 
“第一原理”的思考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即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看到其内在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
 
这要消耗大量的脑力。
 
 来看看马斯克对此给出的例子
 
一些人会说,电池组非常昂贵,而且会一直这么贵,大概是600美元/千瓦时;因为它过去就是这么贵,它未来也不可能变得更便宜。
 
那么我们从“第一原理”角度进行思考:电池组到底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这些电池原料的市场价格是多少?
 
电池的组成,包括碳、镍、铝和一些聚合物。如果我们从伦敦金属交易所购买这些原材料然后组合成电池,需要多少钱?天哪,你会发现只要80美元/千瓦时。
 
从马斯克的这段话来看:
 
一般人的思维往往追求的是incremental improvement,是一种改善性思维,想的是如何比过去做得更好,这永远是对的;但这还不够,还需要有transformational improvement,这是一种突破性、颠覆性、脱胎换骨式的变化。
 
马斯克把“第一原理”,变成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一种认知升级。
 
 实现认知升级的方法
 
但是,如何能够产生更多、更好的认知升级?这里我想介绍几个模型供大家参考。
 
① 成长思维
 
卡罗尔·德韦克(美国心理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首届“一丹教育研究奖”获得者)提出了成长思维:
 
失败不可怕,我们不会永远都是这样,我们是可以改变的,包括我们的聪明程度。
 
德韦克教授指出:
 
智力是可以不断开发的,而非停滞不前的;
拥有成长思维的人,拥抱而不是回避挑战,在挫折和失败面前百折不饶,相信没有一种失败是致命的;
同时他们欢迎反馈而不是排斥它,并从批评中学习。
 
可以看到,成长思维对很多人来说,都不是天生的思维,而是一种习得的思维,需要有意识地去学习的思维。
 
人在挫折和失败面前觉得沮丧失落,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问自己是否是这块料,这种现象是常有的。
 
生而为人,生活在人群中,总是会遇到某方面比自己更强的人,有些人就会产生在这些方面永远没法超过这些人,即便再努力也无用的想法,这种现象也是常有的。
 
但是,成长思维让我们颠覆固有想法;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自己可以改变、提升和进化的决心和信心,甚至是一种信念。
 
由此可见,成长思维对于认知升级是至关重要的,更多内容,推荐读者们去阅读《终身成长》一书。
 
 
② 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有指导性、有原则、有方法论的练习。重复做一件事情,不一定能够使人精进,真正使人精进的是刻意练习。
 
举个简单的例子:
 
我的蛙泳动作是自己学会的,一直都以一种方式游,速度很慢。后来我找人指导正确姿势,照着练几下,就发现有明显的进步。
 
这可能就是一种刻意练习,只有这种练习,而不是一味地重复过去,才能够产生新的能力。
 
如果你想提高创造力或想象力,该如何做呢?
 
有个设计师提供了一个方法,我觉得挺有意思:坚持每天花10分钟,在任意一个房间里,找七件东西,然后想办法把它们做成一个雕塑,慢慢的,每天10分钟就变成了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适用范围很广,运动水平的提升需要很多刻意练习,这比较好理解。
 
在管理水平的提升方面,也需要刻意练习,比如如何在绩效回顾过程中给下属反馈,这并不简单,很多人都不太会,因此需要通过刻意练习来提升这种能力,这种能力提升也构成了认知升级。
 
③ 认知升级循环
 
认知升级需要产生新的洞见,并且付诸实践,同时最好在实践中又能得到升华,形成新的、更高的认知升级,这个过程常常是个循环。
 
心理学家科伯(Kolb),提出了学习风格的理论。这一理论可以被借用来解释认知升级,根据科伯的理论,每个人学习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和偏好都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喜欢体验,一定要体验过才学到东西,产生新知;有的人喜欢观察与思考,在观察别人的过程中思考,然后悟到新知;有的人喜欢钻研,在钻研和深度思考中获得学习;有的人则是非要实践一把,跳进水里才能学到东西。
 
这其实是一个循环,跟中国人提到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意思十分相近。
 
最好能够不断体验、持续观察研究、深度思考、积极实践,并且加大这几个方面的力度,这样就容易产生洞见,并且在实践中考验这些洞见,形成更高境界的概念和思想,以达到持续的认知升级。
 
 但,个人偏好限制了认知升级
 
然而挑战在于,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偏好,而偏好往往限制了认知的扩张和升级。
 
① 第一种偏好:“行动型”
 
“行动型”偏好的是体验和实践,其特点是行动果断、说干就干,喜欢凭直觉、摸着石头过河。
 
优点是快和果断,但思考的深度不够,大量经验没有得到深度加工,因此真正的认知升级并没有发生。
 
②  第二种偏好:“思考型”
 
“思考型”偏好的是观察思考与抽象概念化。他们常常喜欢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深入探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机理是什么,有什么理论模型作为依据等等。
 
这种偏好的优点是跨时间进行深度思考,但可能因为缺少了行动与实践,这种认知升级难以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③ 第三种偏好:“发散型”
 
还有一种是拥有发散型思维和学习特征的人,偏好探索各种多样化的可能性。
 
拥有发散型特征的人往往凭直觉,对人际敏感,点子非常多,常常问有没有其他观点或可能性。
 
优点是特别有利于头脑风暴和创意的发挥,但也很容易因为过度发散、无法聚焦而难以产生认知升级。
 
④ 第四种偏好:“聚焦型”
 
最后一种是拥有聚焦型特征的人,偏好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去收集信息,收集问题也是为了解决问题。
 
拥有聚焦型学习风格的人,出发点是解决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去收集数据和信息,其享受的是解题过程,行动比较快。
 
聚焦型学习风格的人享受解决问题,体现出执行力并有助于解决问题。
 
但往往因为过于聚焦,而缺乏发散性的打开和扫描,因此可能过早过快地陷入到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而缺乏更大范围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也会限制认知的升级。
 
 
以上四种特征在每个人身上多少都有,但很多人都拥有一种偏好,因而有可能限制了新洞见的产生,降低了认知升级的数量和质量。
 
所以,这一理论对我们个人的认知升级和团队创造力,都非常重要。
 
未来组织越来越强调团队智慧、集体智慧。当拥有这四种特征的人,都出现在团队中时,常常会产生较多的团队智慧,更有利于团队整体的认知升级。所以在搭班子时,需要考虑班子成员思维多元化的问题。
 
另外,从个人来看,要想持续获得认知升级,就要突破自己的思维偏好和定势,尽量反复进行体验、观察、思考、提炼、应用等循环,以真正实践中国人所说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辩和笃行”的认知升级过程。
 
 认知升级的过程中,深度思考很重要 
 
用麦肯锡董事长的说法,高级领导人每周至少要有两次、每次花费2小时进入深度思考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什么事情都不做,不看手机不看书,也不跟人聊天,把自己关在一个空间内,真正思考两小时。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建议,当然不容易,读者朋友们不妨一试。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事业与人生充满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不断产生认知升级,而成长思维、刻意练习和学习循环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产生更多的认知升级。
 
02
“陈三角”模型第二个角:情商升级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当事情越来越挑战、越来越复杂时,我们不仅需要认知升级,还需要情商升级。
 
为什么?因为如果我们无法及时升级我们的情商,我们将无法走远。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人都很焦虑,正在奋斗中的人们焦虑,那些看来很成功的人也焦虑,年轻人焦虑,上了年龄的人也焦虑……
 
当前社会,“焦虑”几乎成为了我们的国民常态。
 
焦虑好不好?适当焦虑是好的。焦虑说明你还活着,死掉的人是没有烦恼、没有焦虑的。焦虑给我们一定的心理能量,可以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但是,过度焦虑万万不可!近年来,不少创业者和成功人士的自杀现象,都警醒我们,从焦虑到抑郁,千万不要觉得与自己无关。事业可以做得不那么成功,但做人一定要快乐。
 
中国古人说:“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要做大事的人、做一把手或做高级将领的人,都要练心练到这个水平。
 
 
有一次,我看罗胖采访锤子手机的罗永浩。罗永浩说以前供应商跟我逼债,我晚上睡不着,第二天跟下属开会,都开不下去。现在我睡得很好,都是练出来的。你说他现在狼心狗肺吗?并不是!
 
我最近采访了好几位创业者,他们跟我说曾经有多次把头蒙在被子里面哭。还有一位说有一次在开车的时候眼泪就唰唰地流下来了,只能把车停在路边让眼泪尽情流淌。
 
其实,每个人每天都要承受很多的压力,每天的日子都不一定很好过。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需要长期的奋斗。
 
 情商升级的最高境界: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我非常推崇王阳明的思想,虽然最近才真正接触王阳明。王阳明有一句话太厉害了:此心不动。我自己的理解就是:心平如镜,没有太大波动。
 
比如说他参加科举考试,失败过几次。朋友们来安慰他,他说你们以“没有考进”为耻,我是以“没考进而心动”为耻。所以他认为“此心不动”是很重要的。
 
 
那问题来了!“此心不动”是否就是心如止水、万念俱灰呢?当然不行,因此王阳明还有第二句,叫“随机而动”。
 
平时你的内心心平如镜、宁静致远;但当有需要、机缘出现时,你又能随需而动地投入非常多的精力、能量、激情、眼泪、汗水甚至鲜血,你知道这个事情一定要搞定,你需要让全身的能量充分释放出来。但是不需要你动的时候,你就此心不动。
 
在我看来,“此心不动、随机而动”,也许是情商升级的最高境界了。达到了最高境界的王阳明,才会在临死前被问到有什么遗言时,说出“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样的话来。
 
一个人的一生,内心充满光明,尽力了,没有遗憾也没有愧疚,没什么要说的了,这才是人生真正的成功。能不能成为马云、马化腾并不是那么重要,能否内心光明平静、无愧于心,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如何实现情商升级
 
当然这是非常难做到的境界。尽管我们难以完全驾驭自己的内心,但要尽可能保持生命和奋斗的能量,keep going,具体如何做呢?
 
① 建立情感的自我认知
 
知道自己当下的情绪状态如何,为何欢喜,为何烦恼;当产生莫名的惆怅或失落时,也能够较快找到深层原因。
 
还要知道自己的情感按钮在哪里。知道什么场景、什么话语,令我们喜悦、暴怒、沮丧或担心,以及为什么;怎样让自己尽量与极端负面情绪的场景脱钩、脱敏,逐渐做到“我的情绪我做主”,而不是让周围世界来控制主导我的情绪。
 
提高情感的自我认知,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记情感日记,经常对自己的情感状态进行描述和分析,同时反思产生这些情感的原因。
 
② 学会自控和乐观
 
大脑中的情绪中心被称为杏仁核,它有时会短路以至于先于理智控制人的行为,这是人为什么有时会突然进入到失去理智般的勃然大怒、极度恐惧或沮丧的情绪状态。
 
人类的这种应激机制,是人类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但因为没有经过人类理智系统的审核,因此情绪发作之后人会出现懊悔等不愉快的情感。
 
了解了人类情感中枢的运作机制,人就可以更好地驾驭这种失控的情绪,特别是在情绪发作早期就想办法抑制住。
 
我们在上情商课中,常常会让大家练习“六秒钟控制法”。在马上要情绪爆发的六秒钟时间里,自己对自己说“人生如此美好,我却如此暴躁,不好不好!”。
 
乐观、有毅力是很重要的。当你沮丧、低落、遭遇挫折时,能不能迅速反弹;当你失败时,能不能看到任何失败都不是致命的!
 
 
③ 同理心
 
你能不能认知到别人内心的想法,能不能体会到别人的情绪情感?这个就是同理心,这也是需要刻意练习,才能逐渐获得的能力。
 
④ 影响力和领导力
 
我们不断修炼自己,并不只是为了独善其身,更重要还是要兼济天下,这就需要我们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拥有影响力和领导力。
 
我们需要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建设性地解决人际冲突;同时我们还要学习如何鼓舞、激励他人。
 
⑤ 正念练习
 
情商的升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刻意练习的过程。有一个方法可能帮助我们实现情商升级:正念练习,这是一种关注当下的呼吸练习。
 
正念多次被研究证明,能帮助我们减少疼痛感、减轻压力、焦虑和忧郁、提升免疫力和认知能力等。
 
每天花费10分到15分钟,让你的脑子尽量清空,这是非常有效的做法。
 
有关正念(mindfulness)的书和讲座,现在已是铺天盖地,大家不妨体验一下。
 
 
03
“陈三角”模型第三个角:哲学升级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你这一辈子到底要干什么?这就是人生哲学的问题
 
哲学升级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我这里主要讲一讲人生哲学的升级。
 
扎克伯格曾在2017年哈佛毕业典礼上说:
 
你们是哈佛骄子,我要挑战你们:你们未来不仅需要有一个自己的人生使命,这是必须的;最重要的是,你们要一起来打造一个人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
 
这句话很高大上,似乎离我们有点远,好像有点天方夜谭,但不知怎的却好像扣动了我的心弦。
 
世界上70亿人,很多人温饱都做不到,你能够创造一个世界,人人都有使命感?但因为他是扎克伯格,我愿意多想一步,我愿意相信他,是否可以从周围的人做起,打造一个人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
 
 人生都是为一件大事而来
 
《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是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他觉得人生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有自由意志,不应该为小事而丧失自由意志,哪怕是到了一个最悲惨的纳粹集中营里。这是做人的一个尊严。
 
他研究了那些经历过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为什么是这些人活下来?是因为他们身体好、更聪明吗?都不是!那些活下来的人,是那些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有憧憬的人。

 
当时,维克多·弗兰克尔就是常常憧憬如果能够活着出去,就会和太太一起重游故地;还会到各个大学讲学,告诉人们他是怎样活下来的。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与众不同、别人无法替代的人生使命或目的。这很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人生都是为一件大事而来”,李白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或基督教里说的God has a plan for me(上帝对我有安排)?
 
 
埃隆·马斯克曾在接受“60分钟”节目采访时,眼含泪水、情绪激动。为什么?因为他觉得很多人,包括他所尊重的人,像美国第一任宇航员等,都反对他,都说他在瞎扯淡,应该取消太空项目。
 
马斯克说这些人的话确实刺痛了我,觉得心里很难过。他说,我希望他们自己来看一下,我到底在做什么。
 
想一想要改变世界都不是容易的!
 
马斯克在非常年轻时,就提出要改变世界,要想办法把人类文明在一个多星球环境中得到延续。他希望在互联网、可持续能源、基因重组、人工智能和为人类找到新的家园等方面改变世界。这就是他为自己确立的人生使命。
 
所以,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人生目的是什么?你有没有确立人生使命?
 
 是时候思考一下:
 你人生下半场的使命和目的是什么?
 
我在企业做面试官时,常常要问候选人两个问题:你未来想做什么?你这辈子想做什么?
 
很多人回答不出这两个问题。这段话,其实是一个三段论:
 
你的贡献方式是什么;你的初心、出发点是什么;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或使命是什么。
 
正在看这篇文章的读者,不妨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最后,我想用三句名言来作结:
 
第一句是本杰明·巴伯的,“我不会将世界分成强者跟弱者,成功者跟失败者,那些搞定的和没搞定的,我将世界分成学习者跟不学习者;”
 
第二句是科伯(David Kolb)写的 “how you learn is how you live”,你如何学习决定了你如何生活;
 
第三句是乔帮主的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以上与大家共勉之……
 
作者简介:陈玮 Wayne Chen
泰普洛高级业务合伙人
 
现为北大汇丰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北大汇丰商学院创新创业中心主任。之前曾任滴滴高级副总裁、万科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人力资源官、合益集团(Hay Group)大中华区总裁、东北亚区总裁、全球执委会委员及全球董事会董事。早年陈玮先生还曾供职于可口可乐和耐克公司,从事营销和全面业务管理工作。1994年到1998年创业,并开始了近20年的管理顾问工作。曾为众多大型国有、民营和世界500强企业,提供过管理咨询服务,内容涉及战略澄清与实施、组织与文化变革、战略性人力资源体系构建、高管选拔与发展等领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攻读人力资源发展并获得硕士学位,还毕业于哈佛商学院高级管理项目(AMP)。
上一篇:新年特辑:从中国智慧和西方模型,看“领导力的修炼”
下一篇:原创 | 我从全球顶尖领导力教练身上学到了什么?